[发明专利]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4113.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薛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铁山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缩孔 铸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熔模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熔模铸造型壳是上涂料-撒砂-干燥这一过程的重复。但对于具有长孔窄槽结构的铸件而言由于长孔、窄槽内部不易上涂料、撒砂,浇注时孔、槽内易跑火,当通孔的孔深和孔径之比H/d>5,窄槽和深孔就很难铸出,往往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实现;对于直径略大的长孔,虽然型壳可以做出,但已被浆料、型砂填满,造成了缩孔、缩松等缺陷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浇注时出现缩孔缩松缺陷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蜡,然后制壳,在制壳3层或4层后,在长孔余下的空间插入木条,随后进行正常制壳、封浆、脱蜡、熔炼及后处理操作。
插入木条直径应与余下型壳孔洞接近,木条长度应足够以保证插透,插入木条应在制壳后2~3小时后进行。
制蜡过程中组树时蜡模孔中心与模头夹角大于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方法消除了现有技术浇注长孔、窄槽类熔模铸件时缩孔缩松的缺陷,本方法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接头的正视图,
图2是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消除缩孔缩松的熔模铸造方法,如图1中所示,虚线为浇口,如图2中所示,其上均布φ7.8mm×23mm的长孔6个, 工艺设计采用一字型横模头组树,正常制壳4层半后浇注,并采用“型壳局部淬水”工艺,即在型壳浇注前将型壳下部淬入水中2~3s,形成自上而下的温度梯度和凝固顺序。但在浇口下部的两个孔内出现大量的缩松,严重的已缩透;分析认为,这两个孔位于浇口下部,浇注时钢水经此处流入型腔,有过热倾向,而φ7.8mm孔正常制壳4层半后已被浆料填满,恶化了此处散热和冷却条件,加剧了缩松产生倾向,在制壳3层后采用插入木条法消除了孔内的缩松缺陷。
插入木条可根据孔大小在制壳3层或者4层后进行,此时型壳有一定强度抵抗钢水冲击,插入木条直径应与余下型壳孔洞接近,插入木条应在制壳后2~3小时后进行,过早,型壳强度低,易损坏,过晚,型壳有一定强度,凹凸不平的撒砂平面阻碍了木条的插入,木条长度应足够以保证插透,为便于操作组树时蜡模6孔中心如图1中所示与模头夹角大于60°;型壳焙烧时,插入的木条烧掉形成空洞,从而改善型壳浇注后的散热条件,消除缩孔、缩松缺陷。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铁山,未经薛铁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4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燃气灶炉头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智能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