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重机回转支承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3669.8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4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科;雷旭;蔡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王春娇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回转 支承 更换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拆装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起重机回转支承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于海工起重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对起重机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海洋工程领域快速发展,海工起重机的应用日趋广泛。回转支承是起重机实现整机回转的重要部件,也是整机的安装基础,在起重机服役期内,由于起重机作业繁重或工况恶劣,经常会出现回转支承损坏而需要更换的现象。
由于回转支承位于起重机的底部,其更换维修相当困难。目前海上作业的起重机回转支承拆卸更换通常采用大型的浮吊,将回转支承上部的安装部件一一拆开吊运走,然后再拆卸回转支承并吊运,从而完成回转支承的拆卸更换。但是,该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维修成本高;并且维修周期较长,使用场合有限,严重影响起重机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起重机回转支承拆卸更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维修周期较长等问题,提供一种起重机回转支承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起重机回转支承更换装置,包括装置I、装置II和装置III,所述的装置I、装置II和装置III沿起重机基柱组件周向分布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装置I、装置II和装置III沿基柱组件中心周向分布角度分别为 1、2和3,所述的1>3、2>3,装置I 和装置II之间的距离为L1,装置I和装置III之间的距离为L2,且L1大于回转支承(4)的外径D;
所述的装置I、装置II和装置III结构相同,都包括顶部固定螺母、顶升螺柱、导向传动螺母I、导向传动螺母II和固定支座,所述的顶部固定螺母固定在起重机转台组件底部,所述的固定支座与基柱组件上的支座固定连接,固定支座的支撑板上对应顶部固定螺母位置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的顶升螺柱为双头不等长螺柱,顶升螺柱的上端螺柱与顶部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并通过销轴固定,顶升螺柱的下端螺柱穿入导向孔中,所述的导向传动螺母I和导向传动螺母II四周分别加工有销孔,导向传动螺母I和导向传动螺母II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上部和下部,且导向传动螺母I和导向传动螺母II分别与顶升螺柱的下端螺柱通过螺纹相连接。
所述的1=2,所述的L1=L2。
一种起重机回转支承更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起重机的臂架组件放置于搁置位置,并停止起重机作业,然后将回转支承的外内圈安装螺栓拆除;
步骤二,将顶部固定螺母固定在转台组件底部,将固定支座与基柱组件上的支座固定连接并使支撑板上的导向孔与顶部固定螺母相对应,将导向传动螺母I旋入顶升螺柱的下端螺柱中,然后将顶升螺柱的下端螺柱穿入导向孔中,再使顶升螺柱的上端螺柱与顶部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并通过销轴固定,最后将导向传动螺母II旋入顶升螺柱的下端螺柱中;
步骤三,将导向传动螺母II拧松向下一定距离,该过程中导向传动螺母II与支撑板上的导向孔下表面出现分离;
步骤四,拧动导向传动螺母I,通过拧动导向传动螺母I产生的螺纹传动,使顶升螺柱产生支承顶升转台组件顶升的动作,进而使转台组件逐渐脱离回转支承的上安装面,并保证该过程中导向传动螺母I与支撑板上的导向孔上表面不分离;
步骤五,持续拧动导向传动螺母I,使转台组件与回转支承之间的间隙不断增大,如果间隙达到40mm~80mm,可停止拧动导向传动螺母I,再将导向传动螺母II向上拧紧直至与支撑板上的导向孔下表面紧密贴合,并使导向传动螺母I与支撑板上的导向孔上表面紧密贴合;
步骤六,将回转支承拉出即完成了回转支承的拆卸工作;
步骤七,回转支承维修更换后,安装时首先将回转支承推入转台组件和基柱组件的间隙中,然后拧松导向传动螺母II使其向下爬行一段距离,再拧动导向传动螺母I,且此时导向传动螺母I的旋向与步骤四中导向传动螺母I的旋向相反,通过螺纹传动,进而使顶升螺柱产生拉动转台组件下降的动作,直至使转台组件逐渐下降至回转支承的上安装面,最后安装回转支承的内外圈螺栓,则完成了回转支承的安装工作。
步骤五中如果当支撑板上的导向孔下表面已经与导向传动螺母II接触而转台组件与回转支承之间的间隙未达到40mm~80mm时,则重复步骤三、步骤四,直至转台组件与回转支承之间的间隙达到40mm~8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3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