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1722.7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润启时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56 | 代理人: | 许玉顺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染 废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业越来越发展,其中印染行业发展也极其迅速,生产能力扩大,然而在产量和产值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印染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印染生产中消耗大量的水,同时又产生大量的废水,此印染废水色度高、成分复杂,不能直接排放,处理难度很大,现如今大部分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处理技术单一,而且调节废水的PH值时需要加入酸液或者碱液增加了成本,少数企业开始使用各种类型的反渗透膜来处理废水,处理效果好,但是此类膜装置投资大,运营成本也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调节废水PH值、效果好、而且成本低的废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一级过滤,将印染生产车间排出的废水引入过滤池,向废水内加入助滤剂,在污水絮凝后进行过滤,将其中的悬浮物过滤掉,余下含有颜色的细小悬浮物及溶解物;
B、还原,向一级过滤后的废水中加入还原性脱色剂,处理直接染料染色废水,使之与其中的直接染料发生还原脱色反应,从而使废水中的染料分子形成还原降解产物;
C、吸附,将含有还原降解产物的废水通过吸附物,由于吸附作用使废水中的还原降解产物或其他物质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去除;
D、离子对萃取,将非水溶性有机溶剂倒入吸附后的废水中,一同震荡,当两相分离时,水相中便呈现无色,染料聚积于上层有机相中;
E、稀释,经萃取后的废水中存在钠盐和钙盐,往污水中倒入一定量清水将其浓度稀释;
更优的,上述步骤B中的还原性脱色剂采用的是铁屑或者含硫还原剂和氢化物引发剂;
及,步骤C中的吸附物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者膨润土等天然矿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还原,无须调节废水的PH值,还原性脱色剂反应快速,脱色率高,操作简单,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2、吸附,用来做吸附物的离子交换树脂廉价,高效,因地制宜,而用膨润土等天热矿物做吸附物,则具有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功能,且比表面大、离子交换速度快,易再生,对难处理的阳离子染料废水有很好的脱色效果;
3、萃取,萃取工艺简单,能耗低,而且萃取剂无需再生,可以反复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实例1;
图中标号:1-过滤池、2-助滤剂、3-还原槽、4-铁屑、5-吸附器、6-离子交换树脂、7-萃取器、8-非水溶性有机溶剂、9-搅拌件、10-稀释池、11-水;
图3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实例2。
图中标号:1-过滤池、2-助滤剂、3-还原槽、4-含硫还原剂、5-氢化物引发剂、6-吸附器、7-膨润土、8-萃取器、9-非水溶性有机溶剂、10-搅拌件、11-稀释池、12-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图2是废水处理工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处理前废水的COD为1740、BOD为400.0、SS悬浮物为460、色度为1000,将废水注入过滤池1内,加入助滤剂2,待助滤剂2在废水中充分混合使废水絮凝,经过过滤池1的过滤作用,将其中的悬浮物滤出,余下滤液主要为有颜色的溶解物和细小悬浮物,经过一次过滤滤出的滤液的COD为426、BOD为251.0、SS悬浮物为65、色度为105。
将一级过滤后的滤液注入还原槽3内,添加还原性脱色剂铁屑4,铁屑4浸入滤液内,形成无数细小微电池,电极反应产物为Fe2+、H2、OH-,具有较高的化学性质,可有效的脱出滤液中的染料分子,待反应完成后的滤液的COD为45、BOD为21.0、SS悬浮物为13、色度为30,而且铁屑4的来源广泛,廉价,可以为机械加工时产生的废屑,从而达到以废制废的目的,但是此过程中产生有毒还原降解产物。
将还原后的滤液注入吸附器5内,吸附器内的吸附物为离子交换树脂6,离子交换树脂6比表面积大,离子交换速度快,而且价格便宜易再生,能高效的吸收在还原槽3内产生的有毒还原降解产物和染料分子,通过吸附器5后滤液的COD为15、BOD为8.0、SS悬浮物为4、色度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润启时装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润启时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1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