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便携式模拟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3684.0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0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军;田泉;李辉;梁河雷;杨卫杰;冯正阳;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5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便携式 模拟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便携式模拟断路器,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高压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和用户配电室,要对新安装的高压断路器的保护装置进行传动、跳合闸等功能测试。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高压断路器要进行多次的跳闸与合闸操作,大量的跳闸与合闸次数会对高压断路器造成不良影响,降低高压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在110kV变电站,采用的是三相联动的高压断路器。三相高压断路器的开关触头在一个断路器操作机构箱内,由一套二次操作回路同时控制三相的跳闸与合闸,但是电压等级为220kV的变电站,220kV断路器采用的是分相操作的高压断路器,每相高压断路器单独使用一个保护装置机构箱。另外,在现场实际断路器条件不满足保护功能测试需要时,要通过模拟断路器完成三相高压断路器的同时跳闸与合闸操作与单相跳闸与合闸操作;需要完成三相断路器同时跳闸与合闸操作,就要用三个人,每人控制一台单相模拟断路器,操作起来非常麻烦,既费时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相便携式模拟断路器,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高压断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相便携式模拟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跳闸单元和合闸单元;所述跳闸单元由时间继电器T11-T13、辅助继电器J11-J13、电阻R11-R13、联动开关S1和联动开关S2组成;所述辅助继电器J11-J13的线圈一路分别接A相跳闸信号输入端A1、B相跳闸信号输入端B1、C相跳闸信号输入端C1,另一路均接三相同时跳闸信号输入端T;所述联动开关S1的常开点、联动开关S2的常闭点、辅助继电器J11的常开触电J11-1、时间继电器T11的线圈依次串联后接在+24V与地之间,所述辅助继电器J12的常开触电J12-1、时间继电器T12的线圈串联后接在联动开关S2的常闭点与所述常开触电J11-1的节点b和地之间,所述辅助继电器J13的常开触电J13-1、时间继电器T13的线圈串联后接在所述节点b和地之间;所述电阻R11、时间继电器T11的常闭触电T11-1串联后接在+24V与地之间,其节点为A相跳闸信号输出端AT;为所述电阻R12、时间继电器T12的常闭触电T12-1串联后接在+24V与地之间,其节点为B相跳闸信号输出端BT;所述电阻R13、时间继电器T13的常闭触电T13-1串联后接在+24V与地之间,其节点为C相跳闸信号输出端CT;
所述合闸单元与跳闸单元结构相同,合闸单元由时间继电器T21-T23、辅助继电器J21-J23、电阻R21-R23、联动开关S1和联动开关S2组成;所述辅助继电器J21-J23的线圈一路分别接A相合闸信号输入端A2、B相合闸信号输入端B2、C相合闸信号输入端C2,另一路均接三相同时合闸信号输入端H;所述合闸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为A相合闸信号输出端AH、B相合闸信号输出端AH、C相合闸信号输出端AH。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进行测试时模拟高压断路器的跳闸与合闸时,采用本发明可以避免由于重复试验需断路器反复跳闸与合闸给断路器带来的不良影响,又有效提高了断路器及其保护装置功能测试的效率,此装置既可模拟三相高压断路器同时跳闸与合闸动作,也可以模拟单相跳闸与合闸动作;解决了三相断路器同时跳闸与合闸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1中:1、跳闸单元;2、合闸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6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P数据包的发送方法及标签交换路由器
- 下一篇:钻孔设备及钻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