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散式固体中子毒物布置的溶解器临界安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1775.2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2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邵增;霍小东;易璇;杨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36 | 分类号: | G21F9/36;G21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散 固体 中子 毒物 布置 溶解 临界 安全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燃料后处理厂溶解器的临界安全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离散式固体中子毒物布置的溶解器临界安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乏燃料后处理是闭合核燃料循环的重要阶段,工艺过程主要包括首端处理、化学分离和铀、钚尾端。其中首端处理主要是对乏燃料组件进行切割、溶解、过滤、调料,为化学分离做准备。
溶解器是后处理厂首端处理的一个关键工艺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溶解剪切成短段的乏燃料。目前国内使用的批式溶解器能够处理初始235U富集度3.3wt%、最高燃耗33000MWd/tU的动力堆乏燃料组件,处理量较小。在剪切过程中有剩余乏燃料组件残段悬挂于剪切热室中的情况出现,剩余的乏燃料组件残段作为一个强辐射源,不仅会使剪切机精密部件、气路管道、电缆等产生辐照损伤,意外跌落到溶解器增加投料量从而影响临界安全,增加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的释放从而影响通风系统,还影响剪切热室的相关操作,如热室检修、吊篮转移和包壳倾倒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现有溶解器的基础上进行放大设计,实现溶解器每批的处理能力为一次完成一个乏燃料组件的溶解过程。将批式溶解器放大设计,不可避免地要增加溶解管的直径,放大形成的批式溶解器,将不再具有几何临界安全性能。
此外,为了处理更高初始富集度的核燃料组件,如初始235U富集度提高到4.45wt%甚至更高,核临界安全问题也必须重新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选择可靠的临界安全控制手段来确保溶解器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次临界安全状态,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散式固体中子毒物布置的溶解器临界安全控制方法,降低后处理厂关键工艺设备溶解器的系统反应性,在保证临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增加溶解器的处理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离散式固体中子毒物布置的溶解器临界安全控制方法,包括置于溶解器壁和大吊篮壁之间的溶解液中的若干根中子毒物棒,所述中子毒物棒包括毒物包壳和设置在毒物包壳内的中子毒物,相邻的中子毒物棒之间通过若干层紧固连接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离散式固体中子毒物布置的溶解器临界安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若干根中子毒物棒沿溶解器壁环向均匀设置,将大吊篮围拢在中间,高度方向上能够覆盖大吊篮。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离散式固体中子毒物布置的溶解器临界安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中子毒物为含较大中子吸收截面核素的物质,所述核素包括钆、硼、银、铟、镉、铪、钽、铕等。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离散式固体中子毒物布置的溶解器临界安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中子毒物棒的毒物包壳为具有一定硬度、耐强酸溶解液腐蚀的结构材料,所述材料包括各种不锈钢、钛合金以及其它可用合金等材料。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离散式固体中子毒物布置的溶解器临界安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的中子毒物棒的毒物包壳和中子毒物之间留有空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提供的中子毒物采用棒状结构,并使用包壳进行封装,保护毒物材料的结构,防止溶液的腐蚀。中子毒物棒沿容器壁环状离散布置,组成笼状吊篮结构,完全覆盖大吊篮,中子毒物具有较大中子吸收截面,可降低系统的反应性。本发明的离散式固体中子毒物布置的溶解器临界安全控制方法,提高了后处理厂关键工艺设备溶解器的处理量,可以解决后处理厂关键的临界安全控制问题。同时,其不会干扰正常的溶解过程,能防止核燃料短段对中子毒物棒的冲击和破坏。
附图说明
图1-1、图1-2为中子毒物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离散式中子毒物棒连接在一起形成笼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3-1、图3-2为离散式中子毒物棒置于溶解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子毒物 2.空隙 3.毒物包壳 4.紧固连接件 5.溶解器壁6.大吊篮壁 7.溶解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的离散式固体中子毒物布置的溶解器临界安全控制方法,包括离散的若干中子毒物棒,这些中子毒物棒通过紧固件连接成为一个笼状吊篮,笼状吊篮布置在溶解器壁与大吊篮壁之间,通过对热中子的吸收达到控制临界安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1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半圆形线芯的成缆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破坏放射性废有机溶剂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