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漂浮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4265.2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3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红;贺益英;谭水位;陈文学;郭晓晨;白音包力皋;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3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刘映东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漂浮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漂浮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在海上进行。目前,在进行海上作业都需要建造一个可以漂浮在海面上,且随海浪起伏较小的海上平台,该海上平台用于给工作人员和设备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现有的海上平台包括大型浮动平台、架构式小型平台。大型浮动平台主要包括尺寸大于海浪波长的海上平台,例如海上漂浮建筑物、海上飞机场等,由于其尺寸大于海浪波长,使其本身就具有较好的抗拒海浪波动的效果,随海浪的起伏非常小;大型浮动平台还包括尺寸小于海浪波长,但吃水很深的海上油气采集平台,例如Spar平台,由于其吃水很深,使其随海浪的起伏也非常小。而架构式小型平台包括平台、底座和高度固定的支架构成,其中支架固定在水底,底座固定在支架上,平台设置在底座上,架构式小型平台通常是设置在较浅的海边,是不随潮位而动的、非漂浮式平台。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大型浮动平台虽然随海浪的起伏很小,但由于其体积较大,建造耗资较多,不适用于一些小规模的海上作业,同时由于架构式小型平台固定在海底,且支架的高度固定,涨潮或落潮时,会出现海面将平台淹没或海面低于平台太多的情况,同时架构式小型平台由于其结构限制只能建造在海边或浅海等水位较低的海域,无法建造在深海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大型浮动平台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小规模海上作业,架构式小型平台受水位影响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上漂浮平台。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上漂浮平台,所述海上漂浮平台包括试验平台、浮力结构、减摇防荡结构和锚系结构,所述试验平台、所述浮力结构和所述减摇防荡结构从上至下顺次连接,所述锚系结构一端与所述减摇防荡结构连接,所述锚系结构的另一端置于海床上,所述浮力结构用于使所述试验平台漂浮在海面上,所述减摇防荡结构用于减轻所述试验平台随海浪的起伏和摇摆。
进一步地,所述浮力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浮力箱,所述至少两个浮力箱均设置在所述试验平台的下方,且所述至少两个浮力箱平行设置在所述试验平台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浮力箱内部包括密封舱和两个浮力调节水舱,两个所述浮力调节水舱分别位于所述密封舱的两端,每个所述浮力调节水舱的上部均设置有进水口,且每个所述浮力调节水舱下部均设置有排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减摇防荡结构包括减摇式阻尼板和减摇裙摆,所述试验平台、所述浮力结构、所述减摇裙摆和所述减摇式阻尼板从上至下顺次连接,所述锚系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减摇式阻尼板连接,所述锚系结构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海床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减摇裙摆为一面开口的箱形结构,且所述箱形结构的开口朝下。
更进一步地,所述减摇式阻尼板包括阻尼板主体和减摇水舱,所述阻尼板主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减摇水舱设置在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减摇水舱与所述凹槽的内壁刚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减摇水舱包括U型抗纵摇水舱和“工”字型抗横摇水舱,所述U型抗纵摇水舱的两臂分别伸入所述“工”字型抗横摇水舱两侧的缺口中,所述U型抗纵摇水舱与所述“工”字型抗横摇水舱组成矩形块。
进一步地,所述锚系结构包括多个锚泊定位器,每个所述锚泊定位器均包括锚链、锚体和警示浮标,所述锚链的一端与所述减摇式阻尼板连接,所述锚链的另一端与所述锚体连接,所述锚体置于海床上,所述警示浮标设置在所述锚链上,所述锚链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海床到最高潮位的距离的1.5倍。
进一步地,所述海上漂浮平台还包括多个刚性连接件,多个所述刚性连接件均设置在所述减摇裙摆与所述减摇式阻尼板之间,且每个所述刚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摇裙摆、所述减摇式阻尼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海上漂浮平台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设置在所述试验平台上方,且所述护栏固定设置在所述试验平台的四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试验平台下方设置浮力结构,使得试验平台可以漂浮在海面上,无需其他结构对其进行支撑,在涨潮或落潮时,也可以保证试验平台始终漂浮在海面上,不会出现海面将试验平台淹没或海面低于试验平台太多的情况,灵活性较好,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减摇防荡结构,可以大大减少海浪的起伏对试验平台的影响,使得试验平台无论是在深海还是在浅海均可以使用,并且试验平台的体积不需要建造的很大就可以平稳的漂浮在海面上,适用于小规模的海上作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4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