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耦探测器X射线三维显微镜重建体素尺寸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3478.3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唐;胡晓东;邹晶;须颖;赵金涛;牛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探测器 射线 三维 显微镜 重建 尺寸 标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光耦探测器X射线三维显微镜重建体素尺寸标定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利用标准栅格板进行高分辨显微CT的光学放大标定,然后利用标准的球棒进行三维显微镜整体放大倍数标定,通过计算获取几何放大倍数,进一步建立几何放大倍数与射线源、样品台和探测器相对于各自零位的位置的关系的公式,根据该公式即可简单方便的计算射线源和探测器位置发生变化的几何放大比,利用CCD像素尺寸除以几何放大比和光学放大比的乘积,得到最终的体素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耦探测器X射线三维显微镜重建体素尺寸标定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标准栅格板进行高分辨显微CT的光学放大标定具体为:
步骤101:将光耦探测器前端的闪烁体更换为栅格板,通过调节栅格板的位置,使其在CCD上成清晰像,此时栅格板所在位置即为原先闪烁体所在位置;
步骤102:通过Canny算子对栅格板显微图像进行边缘提取,计算出平行栅格之间的距离;
步骤103:利用栅格之间的距离进行光学放大倍数的标定:利用平行栅格之间的距离除以平行栅格之间的实际距离,即得光学放大倍数;
步骤104:求取多行多列的光学放大倍数,将结果取平均得最终的光学放大倍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耦探测器X射线三维显微镜重建体素尺寸标定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标准的球棒进行三维显微镜整体放大倍数标定具体为:
步骤201采集标准球棒的显微CT投影图像;
步骤202使用Canny算子提取标准球棒中双球的投影图像的边缘;
步骤203使用Hough变换确定标准球棒中双球的圆心的位置,并且计算出球心距离;
步骤204利用计算出的球心距离除以标准球棒的实际距离,即得总放大倍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耦探测器X射线三维显微镜重建体素尺寸标定方法,其特征是,通过计算获取几何放大倍数具体为:
步骤301用总放大倍数除以前面标定的光学放大倍数,即得此时的几何放大倍数;
步骤302标定出的几何放大倍数和此时射线源、样品台和探测器相对于各自零位的位置,解算出它们处于各自零位时的SDD0和SOD0;
步骤303建立几何放大倍数与各位置读数的公式如下:
其中,Ls,Lo和Ld分别为射线源、样品台和探测器成像时相对于各自零位的坐标,由光栅尺给出;βgeo为此时的几何放大倍数;SDD0和SOD0为射线源、样品台和探测器在各自零位时的射线源到探测器中心距离SDD(distance of source to detector)和射线源到转台中心距离SOD(distance of source to object);
步骤304通过读取射线源、样品台和探测器成像时相对于各自零位的坐标,根据公式
(1)即可计算出几何放大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耦探测器X射线三维显微镜重建体素尺寸标定方法,其特征是,体素尺寸计算具体为:步骤401利用CCD像素尺寸除以几何放大比和光学放大比的乘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34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