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藻类毒素降解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9538.4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6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兵;刘立明;韦嵩;吴其平;明丹;吕晓镜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合发(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6 | 分类号: | B01J20/16;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藻类 毒素 降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藻类毒素降解素。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体藻类毒素降解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加剧,人类向水体排放了大量含N、P的有机物,使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造成藻类大量繁殖,藻类在代谢过程中或藻体破裂后向水体中排出藻毒素,主要有毒成分为微囊藻毒素(MC),MC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环状七肽化合物。MC主要通过侵蚀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和粘膜固有层进入血浆中,然后转运到肝、肺和心脏,最后分布到全身。MC的生物毒害机理是:当MC进入生物体后,对肝脏的蛋白磷酸酶I和2A(PPI和PP2A)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大量试验结果已证明MC的毒性非常大,主要损伤动物肝脏,可使哺乳动物肝脏肿大导致动物失血休克而死亡。这类物质是极强的大田海绵酸型的促肿瘤剂,它的存在会加速肿瘤形成过程。动物通过直接接触或饮用含有MC的水而中毒,中毒症状主要有昏迷、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腹泻,中毒严重者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人类直接接触含有毒素的水华,如在湖泊、河流、水库中进行游泳等娱乐活动,会引起皮肤、眼睛过敏,发烧,疲劳以及急性肠胃炎,经常暴露于含有藻类毒素的水体,会引发皮肤癌、肝炎及肝癌。因此,有效抑制水体中有害藻类毒素,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各种水体内广泛使用的水体藻类毒素降解素。
本发明解决藻类毒素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体藻类毒素降解素,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膨润土60~80%,沸石粉10~20%,柠檬酸10~20%。
一种水体藻类毒素降解素,按照500g/亩·米的使用量。
本发明的水体藻类毒素降解素应用于各种水体,有以下作用和优点:
本产品内含有60~80%的膨润土,膨润土(Bentonite)又称斑脱岩或者膨土岩,其主要成分是蒙脱石。蒙脱石是由2个四面体片夹和1个八面体构成的2∶1型层状硅酸盐矿物,具有二维网格状延展的硅-氧四面体骨架,其结构式为:Nax(H2O)4{(Al2-xMgx)[Si4O10](OH)2}。用膨润土去除水体藻类毒素,其机理是由膨润土强大的吸附性实现的,通过电荷作用力相结合与化学结合两种方式,抑制水体藻类毒素。
本产品内含有10~20%的沸石粉,沸石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阳离子交换、催化激活、耐酸、热稳定性和分子筛等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特性。沸石吸附藻类毒素主要是依靠其表面的色散力和静电力。色散力和静电力的共同作用,使沸石的吸附力特别强大,因静电力的关系,沸石对藻类毒素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藻类毒素的分子大小为0.518~0.650nm,沸石有足够大的孔道,便于藻类毒素扩散进入孔道内部,且这种吸附作用极为迅速。沸石结构比膨润土更具刚性,可选择性地吸附有害藻类毒素。
本产品内含有10~20%的柠檬酸,柠檬酸为无色半透明晶体或白色颗粒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极酸;水溶液显酸性反应。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易溶,在乙醚中略溶。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柠檬酸是有机酸中第一大酸,是一种优良的鳌合剂、解毒剂,其作用原理是利用其络合作用,抑制有害藻类毒素,降低水体有害藻类的毒性,同时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
由于本组方采用膨润土、沸石粉、柠檬酸配合制成,有效的降低了水体藻类的毒素,改善了水质和水产动物品质,降低了养殖动物患病死亡率,提高了水产动物产量,并且无毒无害,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对人们的身体不产生任何影响,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不同剂量的降解素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取膨润土、沸石粉、柠檬酸备用。
将上述各种水体藻类毒素降解素的原料,按照膨润土60~80%,沸石粉10~20%,柠檬酸10~20%的重量百分比配比,充分混合后即可制得水体藻类毒素降解素。
实施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合发(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众合发(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9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微污染水体中低浓度氨氮吸附材料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