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石流发生的危险性检测三要素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57967.8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1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彭仕雄;陈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发生 危险性 检测 三要素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泥石流发生的危险性的检测三要素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更为严重。泥石流的危害涉及水电、水利、国土、铁路、交通等多个领域。目前,经过多年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治理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评价方法,但是这些方法考虑因素达10多个,重复考虑了较多影响因素,使用起来人为性仍然较大,评价结果常常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和较大误差。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实施简单且较为准确的泥石流发生的危险性检测三要素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实施简单且较为准确的泥石流发生的危险性检测三要素评价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泥石流发生的危险性检测三要素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统计的降雨量与泥石流发生可能性大小,建立降雨量因素分级标准,并针对每一级赋予相应分值;
b.根据统计的泥石流沟纵坡坡降与泥石流发生可能性大小,建立泥石流纵坡坡降因素分级标准,并针对每一级赋予相应分值;
c.根据统计的泥石流沟内不稳定物源量(指单位公里长度不稳定物源量,下同)与泥石流发生可能性大小,建立不稳定物源量因素分级标准,并针对每一级赋予相应分值;
d.综合降雨量、泥石流沟纵坡坡降和泥石流沟内不稳定物源量这三个因素对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影响,为每一个因素赋予一个权重值,并制定泥石流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标准,并为每一级划分综合所述三个因素的综合得分值;
e.对照步骤a、b、c中建立的降雨量因素分级标准、泥石流纵坡坡降因素分级标准、不稳定物源量因素分级标准获得待评价泥石流沟针对三个因素的得分值,结合各个因素的相应权重值计算出待评价泥石流沟的综合得分值,再对照步骤d中建立的泥石流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标准判断该待评价泥石流沟是否会发生泥石流并获得相应的危险程度。
进一步,步骤d中,在制定泥石流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标准时,将泥石流危险程度划分为4级,为每一级划分综合所述三个因素的综合得分值如下:
危险性很大:综合得分值65~100分;危险性大:综合得分值45~65分;中等危险性:综合得分值30~45分;危险性小:综合得分值<30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只需确定降雨量、主沟纵坡坡降、不稳定物源量就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泥石流的发生程度,从而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操作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三要素评分总和与降雨量、纵坡坡降、单位长度不稳定物源量之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实施简单且较为准确的泥石流发生的危险性检测三要素评价方法,其建立了一种采用降雨量、纵坡坡降、不稳定物源量三要素组合形成的泥石流危险性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三要素评分总和分值大小确定泥石流危险性。
本发明通过对一系列影响泥石流发育的因素分析,得出主要因子为降雨量、主沟纵坡坡降和不稳定物源量。收集西南地区已发生泥石流的55条泥石流沟所在地区降雨量,量测泥石流沟主沟纵坡坡降,调查沟内松散堆积物的储量,确定不稳定物源量;进一步分析得出泥石流发生的危险性大小与降雨量、主沟纵坡坡降和不稳定物源量多少成正比,假定成线性关系,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先进行单因素评分,再将三者相加得出三要素总分,将三要素评分结果与降雨量、主沟纵坡坡降和不稳定物源量多少进行相关分析,使得三要素总分与三要素成线性正相关,见图1,这时对应的各项因子权重可确定相应的分值。
实施例:根据统计的降雨量与泥石流发生可能性大小,建立降雨量因素分级标准,并针对每一级赋予相应分值;根据统计的泥石流沟纵坡坡降与泥石流发生可能性大小,建立泥石流纵坡坡降因素分级标准,并针对每一级赋予相应分值;根据统计的泥石流沟内不稳定物源量与泥石流发生可能性大小,建立不稳定物源量因素分级标准,并针对每一级赋予相应分值;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针对每一个因素划分为4个等级,即“小”、“中”、“大”、“很大”,其中,每一个等级对应相应的标准,并且针对每一级赋予相应的分值,如此便可形成泥石流发生的危险性大小单因素评分标准表,参见表1:
表1:泥石流发生的危险性大小单因素评分标准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7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