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收发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7312.0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5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杜寅超;王帅杰;李伟龙;施高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收发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传输信号技术被广泛应用,光学互连能够在比电学传输宽得多的带宽上传输信号,以及使用小尺寸、低功耗光收发模块构造信号传输系统。因此,高速传输信号技术已经将注意力投向了作为设备间信号传输技术的光学互连。相应的,作为电子部件安装于计算机、车辆等的光收发模块被广泛应用。
光收发模块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其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将其内部的光纤与芯片、透镜等进行耦合。相应的,为了达到更好的耦合效果,需要将光纤固定在光收发模块中指定的位置。光纤能否被准确固定在光收发模块的指定位置将会直接影响光的耦合效果。
常用的光纤定位结构一般是在基体上开设V型槽,之后将光纤放置于V型槽内,再通过胶灌注,将光纤固定在V型槽内,之后将盖板通过固化胶粘在基板上开设V型槽的一面上。
上述结构中,由于基板上开设V型槽,而V型槽很难准确匹配所述光纤外径,并且光纤在固定过程中容易脱落V形槽,故所述光纤的固定位置很难得到精确控制,这样就降低了光纤的安装精度,导致光收发模块的耦合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收发模块,所述光收发模块能够更精确的定位光纤,从而改善了该光收发模块的耦合效果。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光收发模块,所述光收发模块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光发射组件和/或光接收组件,所述光发射组件包括光发射器和出光接口,所述光接收组件包括光接收器和入光接口,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出光接口之间,和/或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入光接口之间通过光纤实现光路的连接;
所述光纤通过光纤定位结构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光纤定位结构包括:固定所述光纤的第一定位件和将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支撑件;
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靠近所述出光接口和/或所述入光接口侧的第一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设置的第二端面,以及连通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与所述光纤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光纤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定位件的容置部,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在所述容置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的材质为陶瓷或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纤可调节地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容置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纤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件,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纤包括靠近所述出光接口和或/所述入光接口侧的第一端;所述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一端面设置为共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卡合、焊接或者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容置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靠近所述出光接口和/或所述入光接口侧的第三端面以及相对所述第三端面设置的第四端面,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容置部为连通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一定位件紧配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每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主体形状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两个端面形成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三端面设置为共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的侧面,所述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口,所述开口由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三端面延伸至第四端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主体外还设有第一定位槽或者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通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或者第一定位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凸起或者第二定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纤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光收发模块的接收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纤定位结构还包括:固定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靠近所述出光接口和/或所述入光接口侧的第五端面,相对所述第五端面设置的第六端面,以及连通所述第五端面和所述第六端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定位件匹配连接在所述第三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7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星轮球道金相切割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