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收发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7312.0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5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杜寅超;王帅杰;李伟龙;施高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模块 | ||
1.一种光收发模块,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光发射组件和/或光接收组件,所述光发射组件包括光发射器和出光接口,所述光接收组件包括光接收器和入光接口,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出光接口之间,和/或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入光接口之间通过光纤实现光路的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通过光纤定位结构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光纤定位结构包括:固定所述光纤的第一定位件和将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支撑件;
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靠近所述出光接口和/或所述入光接口侧的第一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设置的第二端面,以及连通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与所述光纤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光纤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定位件的容置部,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在所述容置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材质为陶瓷或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可调节地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容置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件,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括靠近所述出光接口和/或所述入光接口侧的第一端;
所述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一端面设置为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卡合、焊接或者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容置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靠近所述出光接口和/或所述入光接口侧的第三端面以及相对所述第三端面设置的第四端面,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容置部为连通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一定位件紧配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每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主体形状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两个端面形成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三端面设置为共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的侧面,所述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口,所述开口由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三端面延伸至第四端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主体外还设有第一定位槽或者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通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或者第一定位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凸起或者第二定位槽。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光收发模块的接收端。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定位结构还包括:固定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靠近所述出光接口和/或所述入光接口侧的第五端面,相对所述第五端面设置的第六端面,以及连通所述第五端面和所述第六端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定位件匹配连接在所述第三通孔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件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定位件的轴向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直接或间接可拆卸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73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星轮球道金相切割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