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疲劳快乐驾驶装置、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6703.0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0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寇小丰;汤新宁;王川宿;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G08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快乐 驾驶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疲劳快乐驾驶装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驾驶是一件单调乏味的工作,尤其是长途驾驶和高速路驾驶,疲劳驾驶不可避免,而疲劳驾驶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为了避免出现由于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通常会在车辆上配备疲劳提醒设备。在检测到驾驶员疲劳时,进行语音提醒。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虽然现有的疲劳提醒设备在驾驶员已经疲劳后作出语音提醒,但是效果不太理想,驾驶员疲劳驾驶的情况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效果不太理想,驾驶员疲劳驾驶的情况依然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疲劳快乐驾驶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疲劳快乐驾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驾驶者的状态,所述驾驶者的状态包括疲劳、兴奋;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驾驶者的状态为疲劳或兴奋时,根据所述驾驶者的状态,确定进行虚拟陪驾服务的声音信号;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声音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装置设置在车辆上时,所述获取模块用于,监测所述驾驶者,并确定所述驾驶者的状态;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播放所述声音信号。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驾驶者的图像;
第一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驾驶者的图像,提取所述驾驶者的状态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驾驶者的眼睛的开闭次数、所述驾驶者的眼球的转动次数、所述驾驶者的嘴部的开闭次数和所述驾驶者的头部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驾驶者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驾驶者的状态为疲劳或兴奋时,发送所述驾驶者的状态;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声音信号。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提取单元,用于根据驾驶者的图像,提取所述驾驶者的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驾驶者的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确定所述声音信号采用的声音特征;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驾驶者的状态,确定所述声音信号表达的交流内容。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驾驶者的声音信号和以前输出的所述声音信号,确定所述声音信号采用的声音特征;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驾驶者的状态,确定所述声音信号表达的交流内容。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疲劳快乐驾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车辆终端,用于获取驾驶者的状态,所述驾驶者的状态包括疲劳、兴奋;当所述驾驶者的状态为疲劳或兴奋时,发送所述驾驶者的状态;
云端服务器用于,用于接收所述驾驶者的状态;根据所述驾驶者的状态,确定并发送进行虚拟陪驾服务的声音信号;
所述车辆终端还用于,接收并输出所述声音信号。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疲劳快乐驾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驾驶者的状态,所述驾驶者的状态包括疲劳、兴奋;
当所述驾驶者的状态为疲劳或兴奋时,根据所述驾驶者的状态,确定进行虚拟陪驾服务的声音信号;
输出所述声音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驾驶者的状态,确定进行虚拟陪驾服务的声音信号,包括:
根据驾驶者的图像,提取所述驾驶者的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
根据所述驾驶者的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确定所述声音信号采用的声音特征;
根据所述驾驶者的状态,确定所述声音信号表达的交流内容。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驾驶者的状态,确定进行虚拟陪驾服务的声音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驾驶者的声音信号和以前输出的所述声音信号,确定所述声音信号采用的声音特征;
根据所述驾驶者的状态,确定所述声音信号表达的交流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6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