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胶原蛋白和水溶性珍珠粉的药物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3281.1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3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国;郑杭生;袁军岳;郑海辉;钟江燕;顾斌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力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舟山海力生海洋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力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39 | 分类号: | A61K38/39;A61K9/16;A61P17/00;A61K35/56;A61K31/375;A61K31/3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庆峰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7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胶原 蛋白 水溶性 珍珠粉 药物 组合 制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胶原蛋白、水溶性珍珠粉的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常见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颜面部出现局域性淡褐色或褐色斑片,境界清楚,表面光滑,呈对称性分布,似蝶状,严重者可蔓延至前额、口唇等处。日晒后症状可加重,男女均可发生,犹以中年女性发病较多,经期、孕期加重。给患者带来生活及精神方面诸多烦恼和痛苦。
黄褐斑发病机理复杂,真正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黄褐斑的病理机制之一是黑素细胞的黑素形成活跃,皮肤中存在的各种NP(神经肽)是影响黑色素细胞活性的物质基础。现已证实,MSH(促黑素细胞激素)是一种内源性NP,可与黑色素受体结合,促进黑素细胞分化、增殖,加速黑素形成,间接加深色素沉着。但不管哪种原因引起的黄褐斑,只要有效地医治,调节内分泌平衡,消除黑色素合成的病理因素,降低黑色素的分泌,科学地护理皮肤,保持毛孔通畅,使黑色素顺利排泄就可能消除黄褐斑。
已批准的去黄褐斑的产品有一百多个,可以大致归为如下几类:一是以调节内分泌为主的,如红颐牌维CE豆葛胶囊、婉香年华牌大豆异黄酮胶囊、亮丽女人牌大豆异黄酮软胶囊等;二是以抗氧化为主,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如美人凤牌双美片、联合邦利牌葡萄籽天然维E软胶囊等;三是以活血化瘀为主的,如名实牌倍芙胶囊、玉更红牌金般丽丸、红润牌芦荟丹花口服液、东阿阿胶牌葆妍口服液等。
专利文献CN101385693公开了含有鱼胶原蛋白粉、纳米珍珠粉、杏仁粉(苦杏仁粉)等的保健面膜。但是该文献中的组合物的缺点在于:组方过于复杂,采用了较多的中药成分,制剂使用不便,故使用者顺应性差,治疗效果波动性大。同时,缺乏关于组合物组合比例与治疗黄褐斑作用的相关性数据。
目前,未见有不含中药成分而活性成分仅由胶原蛋白、珍珠粉、维生素C、维生素E组成具有治疗黄褐斑的组合物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了一种治疗黄褐斑的活性成分仅由胶原蛋白、珍珠粉、维生素C、维生素E组成的组合物、制剂及用途。
本发明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如下作用:
(1)鱼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也称胶原)是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英文名“collagen”系由希腊文演化而来。胶原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无支链的纤维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皮、骨、软骨、牙齿、肌腱、韧带和血管中,是结缔组织重要的结构蛋白质,起着支撑器官、保护机体的作用。胶原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胶原纤维固体物的85%,占体内蛋白质总量的25%~30%,相当于体重的6%。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骨、腱、膜等结缔组织中,是构成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纤维的蛋白质。鱼胶原蛋白是肌基质蛋白,在鱼体中分布广泛,占鱼体的15%~45%;在鱼皮、鱼鳞中含量较高,约占鱼皮鱼鳞中粗蛋白的70%左右。
胶原蛋白是人体皮肤真皮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少量弹性蛋白共同构成规则的胶原纤维网状结构,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并为表皮输送水分。胶原蛋白对皮肤的渗透性强,可透过角质层与皮肤上皮细胞结合,参与和改善皮肤细胞的代谢,使皮肤中的胶原蛋白活性加强,保持角质层水分及纤维结构的完整性,改善皮肤细胞生存环境和促进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达到滋润皮肤的目的。
活性胶原蛋白多肽链中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氨基、羟基、羧基等),处于分子立体结构的表面,能吸收大量的水分,在皮肤表面形成皮膜,对皮肤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而且其保湿作用不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变化的影响。另外活性胶原蛋白中的多肽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
(2)水溶性珍珠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力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舟山海力生海洋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力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力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舟山海力生海洋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力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3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阿拉伯糖功能饼干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定心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