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以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及插口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2364.9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3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洋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2/51 | 分类号: | H01R12/5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以及 使用 插头 插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及插口件。连接器(10)通过使插口件壳体(50)的插口件侧嵌合部与插头件壳体(100)的插头件侧嵌合部嵌合而使插口件侧端子(30)与插头件侧端子(80)接触。而且,在插口件壳体(50)上仅配置有一列插口件侧端子组(30G),该插口件侧端子组(30G)通过沿着该插口件壳体(50)的长边方向配置多个插口件侧端子(30)而成,并且,在插头件壳体(100)上仅配置有一列插头件侧端子组(80G),该插头件侧端子组(80G)通过沿着该插头件壳体(100)的长边方向配置多个插头件侧端子(80)而成,由此,能够进一步缩窄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以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及插口件。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连接器,如日本特开2005-019144号公报(以下,标记为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具备在插口件主体上配设有多个插口件侧端子的插口件、和在插头件主体上配设有多个插头件侧端子的插头件的连接器。
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插口件与插头件相互嵌合,使对应的端子彼此接触导通,并将连接有各端子的电路基板的导体图案彼此电连接。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插口件主体的长边方向上并排设置有多个的插口件侧端子组在插口件主体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为两列,并且,在插头件主体的长边方向上并排设置有多个的插头件侧端子组在插头件主体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为两列。其结果是,由于连接器成为宽幅,因此限制插口件及插头件向电路基板装配的装配位置。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进一步缩窄宽度方向的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以及插口件。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一种连接器,其具备:具有配设有插口件侧端子的大致矩形状的插口件壳体的插口件;具有配设有插头件侧端子的大致矩形状的插头件壳体的插头件,通过使所述插口件壳体的插口件侧嵌合部与所述插头件壳体的插头件侧嵌合部嵌合而使所述插口件侧端子与所述插头件侧端子接触,其中,在所述插口件壳体上仅配置有一列插口件侧端子组,所述插口件侧端子组通过沿着该插口件壳体的长边方向配置多个所述插口件侧端子而成,在所述插头件壳体上仅配置有一列插头件侧端子组,所述插头件侧端子组通过沿着该插头件壳体的长边方向配置多个所述插头件侧端子而成,所述插头件侧端子具备由位于所述插头件壳体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部和将所述侧壁部彼此连结的连结部形成的U字状部,在所述U字状部的所述插头件壳体的宽度方向两侧具有插头件侧连接端子部。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口件侧端子及所述插头件侧端子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任一方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而相互接触的插口件侧主触点部及插头件侧主触点部,通过将多个所述插口件侧端子以所述插口件侧主触点部位于所述插口件壳体的宽度方向一方侧的插口件侧端子和所述插口件侧主触点部位于所述插口件壳体的宽度方向另一方侧的插口件侧端子交替存在的方式配置,由此形成所述插口件侧端子组。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插口件侧主触点部与所述插头件侧主触点部至少在两处位置接触。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口件壳体的宽度方向上,在所述插口件侧端子的形成有所述插口件侧主触点部的一侧的相反侧形成有插口件侧锁定部,在所述插头件侧端子的形成有所述插头件侧主触点部的一侧的相反侧设有能够与所述插口件侧锁定部卡合的插头件侧锁定部。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件壳体的所述插头件侧嵌合部在俯视观察下呈大致I字状。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件以在俯视观察下相对于该插头件的中心呈点对称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一种插口件,其是在所述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口件。
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在于,一种插头件,其是在所述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2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步驱动自动上玻璃机
- 下一篇:旋转升降装置及旋转升降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