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钢厂大块铁水渣的驳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6530.4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0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祥;李宝平;陈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2 | 分类号: | B66C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钢厂 大块 铁水 驳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渣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炼钢厂大块铁水渣的驳运方法。
背景技术
铁水渣是冶金工艺生产的衍生物,由扒渣后的残余铁水冷却后形成,铁水渣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极具再加工价值,企业历来重视对铁水渣的后续加工。由于企业在钢渣处理过程中采用渣罐接渣方式的原因,铁水渣在渣罐内冷却后形成体积较大的不规则圆台形铁水渣,这些不规则圆台形大块铁水渣经过破碎、除渣等一系列后续加工处理步骤后形成高纯铁水渣成品。而在破碎作业前,必须首先将大块铁水渣从铁水渣翻罐点转移至破碎库内以做好破碎的准备。目前大块铁水渣的驳运作业方式为利用履带式装载机将大块铁水渣推入破碎库内,此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际进行大块铁水渣驳运作业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大块铁水渣驳运作业时需要员工反复进行安全确认,步骤繁琐,作业效率低;
2)大块铁水渣驳运作业时需要履带式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全程参与,由于每天要破碎的大块铁水渣较多,工程机械油耗也比较大,因而造成了较大的生产成本投入;
3)在大块铁水渣驳运过程中是用履带式装载机将大块铁水渣推至破碎区,由于大块铁水渣较重,在反复的推移过程中常常造成履带式装载机铲斗的损坏,无形中增加了履带式装载机的维修成本;
4)使用传统驳运工艺进行大块铁水渣驳运作业时会产生很多扬尘,影响环境。
因此,设计出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炼钢厂大块铁水渣驳运工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炼钢厂大块铁水渣铁水渣的驳运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炼钢厂大块铁水渣的驳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铁水渣罐翻罐处设置一工作平台,铁水渣罐位于工作平台上,所述工作平台上放置有吊具夹钳,所述吊具夹钳包括吊杆和开闭器,吊杆上端设有吊环,吊杆上设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上设有钳腿,所述钳腿端部设有向内弯曲的钳爪,所述开闭器安装在吊杆下端,开闭器使吊具夹钳有自由状态和锁止状态;
二、将内部装有铁水渣的铁水渣罐进行翻罐,将铁水渣翻出倒在工作平台旁边的地面上;
三、将行车开至吊具夹钳上方,并将吊具夹钳通过吊环钩挂在行车上;
四、行车鸣警,提起吊具夹钳将其吊运至待驳运的铁水渣上方,此时吊具夹钳的开闭器为关闭状态,且钳腿处于最大张开状态;
五、控制行车下放吊具夹钳,当开闭器接触到铁水渣时,开闭器被触碰开启,钳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由落下,钳爪向内收缩并抓紧铁水渣,控制行车让吊具夹钳将铁水渣抓离地面,起吊时铁水渣与开闭器分开;
六、控制行车,将吊具夹钳带着铁水渣吊运至破碎库内;
七、下放铁水渣至地面直至吊具夹钳不再受力,所述钳腿会自动向外张开,在下放过程中,当开闭器再次接触铁水渣时,开闭器被触碰关闭,并将钳腿锁止在向外张开状态;
八、如果驳运结束,控制行车提升吊具夹钳将吊具夹钳放回到初始的平台位置,如果要继续驳运,重复上述四-七。
优选地,在驳运铁水渣之前,在铁水渣罐中用水对铁水渣进行浸泡冷却,冷却时间至少12个小时。
优选地,在步骤二之前要先通过拖罐车将铁水渣罐从炼钢炉下面的集渣处拖运至工作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工作平台高于地面。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种炼钢厂大块铁水渣的驳运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可以起吊形状不规则大块铁水渣的专用吊具夹钳,在行车起吊辅助下,顺利实现对大块铁水渣的倒驳,不需要其它的动力源,使用简单方便;
2)大块铁水渣在驳运过程中人工确认步骤减少,提高了作业效率;
3)大块铁水渣倒驳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工程机械铲运量,有效减少了驳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使倒驳作业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吊具夹钳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吊具夹钳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吊具夹钳的原理图。
图中:1吊杆11吊环
12连杆13钳腿
14钳爪15导向杆
16平衡杆2开闭器
21上齿22下齿
3吊钩4铁水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6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