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电沉积镍钨合金涂层结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4804.6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2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严彪;杨颖;徐莉莉;张瑜;王嘉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C25D5/20;C25D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沉积 合金 涂层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电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控制电沉积镍钨合金涂层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镍-钨合金涂层结合了金属镍(Ni)和金属钨(W)各自的优势,兼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热稳定性,这是其他镍基合金涂层遥不可及的。Ni-W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腐蚀速率是不锈钢的四十分之一,可以沉积于各类导电材料表面,进而增强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而且其较高的热稳定性保持了合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和性能的稳定性,有利于缩短失效时间,提高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因而,Ni-W合金涂层广泛应用于电阻、电极、磁头、继电器、轴承、轧辊、内燃机汽缸、活塞环、热煅模、钟表机芯和石油容器等方面。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Ni-W合金涂层在超大规模集成设备和微机电系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合金涂层的制备技术总体可以分为物理制备法和化学制备法。物理法包括离子溅射、火焰喷涂、激光熔覆、物理气相沉积以及高能球磨等,但是火焰喷涂和激光熔覆的能耗高,离子溅射、物理气相沉积和球磨效率低,对于不利于低成本防护材料的制备。化学法包括电化学沉积、化学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其中化学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也存在效率低的缺点。然而,电化学沉积也是通常所说的电镀,可以快速制备合金涂层,对于涂层的规模生产具有快速、经济的特点。因而在Ni-W合金涂层的制备中,通常采用电化学沉积制备。
目前,关于Ni-W合金涂层的研究中,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Ni-W涂层时,W的含量是影响涂层结构的主导因素:当涂层中的W含量小于7at%时,Ni-W合金涂层呈现单相纳米结构;当涂层中的W含量大于等于7at%且小于20at%时,Ni-W合金涂层将呈现出两相纳米结构出现,即涂层中存在Ni-W纳米晶相与非晶相;当涂层中的W含量超过20at%且小于40at%时,可以得到非晶态Ni-W合金涂层;当涂层中的W含量在40-67at%时,Ni-W合金为正交晶系结构。研究结果都是基于涂层中W含量的明显不同,导致制备得到的涂层结构的差异。因此,在已有关于涂层腐蚀性能的研究实则是W含量对腐蚀性能的影响,对于单一因素微结构对涂层体系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由于缺乏材料基础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所以对于W含量相近且结构不同的Ni-W合金涂层的可控制备方法的研发十分有必要,这能为研究结构对性能的影响提供可靠的材料基础。同时,也对实际应用中制备不同结构涂层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控制电沉积镍钨合金涂层结构的方法,可以在简单的操作条件下,实现成分相近的微晶态Ni-W合金涂层、混晶态Ni-W合金涂层、纳米晶态Ni-W合金涂层和非晶态Ni-W合金涂层的可控制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控制电沉积镍钨合金涂层结构的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基体铜试样进行打磨抛光,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并干燥;
(2)配制溶液:将镍盐、钨酸盐、缓冲剂及络合剂按摩尔比(0.04~0.1)∶(0.1~0.2)∶(0.02~0.2)∶(0.01~0.12)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并充分搅拌至溶液均匀,用稀盐酸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6.9~7.1;
(3)镀前处理: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基体铜试样浸入热碱溶液中处理10~30min,再将处理后的基体铜试样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处理,待超声结束后,将基体铜试样置于酸溶液中接通正极电解10~30s,进行表面活化;
(4)电镀:将步骤(3)所得的表面活化基体铜试样置于电镀液中进行电沉积,最后在表面活化基体铜试样表面制得镍钨合金涂层。
步骤(1)所述的超声清洗时间为30~60min,步骤(3)所述的超声处理时间为10~30min。
步骤(2)所述的镍盐为硫酸镍、氨基磺酸镍、氟硼酸镍及柠檬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硫酸镍。
步骤(2)所述的钨酸盐为钨酸钠、钨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钨酸钠。
步骤(2)所述的缓冲剂为氯化铵及硼酸按摩尔比(2~8)∶(5~10)进行混合的混合物,所述的络合剂为柠檬酸钠及柠檬酸铵按摩尔比(1~6)∶(1~6)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步骤(2)所述的镍盐、钨酸盐、缓冲剂及络合剂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各物质的浓度优选:硫酸镍0.04~0.1mol/L,钨酸钠0.1~0.2mol/L,柠檬酸钠0.01~0.06mol/L,柠檬酸铵0.01~0.06mol/L,氯化铵0.02~0.08mol/L,硼酸0.05~0.1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8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摩擦系数可控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