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醇杜仲药浴液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44801.2 申请日: 2014-06-05
公开(公告)号: CN103977057A 公开(公告)日: 2014-08-13
发明(设计)人: 吴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 吴建华
主分类号: A61K36/46 分类号: A61K36/46;A61K47/10;A61P3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24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乙醇 杜仲 药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杜仲产业和药浴保健用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乙醇杜仲药浴液。

背景技术

一、杜仲及杜仲产业

《本草纲目》载:“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皆由此义。杜仲,能补肝肾,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治肾虚腰痛。久服,轻身耐老。……”杜仲是我国的“黄金树”,浑身都是宝。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虽然存在不同地域和不同采收期的差异,但杜仲叶与皮在化学成分上除个别成分外,大部分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具有同等功效,而且有一些成分,叶要高于皮数倍,如绿原酸、桃叶珊瑚甙在叶中的含量分别高于皮中的含量5倍和2倍。从各种成分的比较研究可知,对杜仲的利用以叶代皮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杜仲除杜仲橡胶外的主要成分,木质素类:松脂醇二和葡萄糖苷等;环烯醚萜类: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桃叶珊瑚苷、杜仲醇等;苯丙烷类:绿原酸和咖啡酸;氨基酸类:杜仲皮中检出17种氨基酸。绿原酸和桃叶珊瑚苷在杜仲叶和杜仲翅果中的含量相对来说非常高。杜仲叶中含有3%~5%绿原酸,此外还有9%的丹宁;杜仲翅果中含有8%~11%的桃叶珊瑚苷。所以,采用联合提取开发杜仲叶和杜仲翅果中的天然产物,将使这两种资源表现出极高的经济价值。绿原酸、桃叶珊瑚苷是杜仲中的二种重要成分,都不能高温(>60℃)提取和使用。绿原酸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抗菌作用较强,研究表明,它对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均有药理作用,服用绿原酸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它对急性咽喉炎症及皮肤病有显著疗效,对月经过多、子宫功能性出血也有良好的止血效果。目前我国提取绿原酸多以金银花为原料,其绿原酸提取成本高,导致目前应用的绿原酸多从国外进口。研究表明杜仲叶中含有2%~5.5%绿原酸,且杜仲叶价格仅占金银花的1/20~1/40,杜仲是含绿原酸最高的植物之一。桃叶珊瑚甙属于环烯醚萜类,具有护肝解毒、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抗骨质疏松及营养神经元细胞等众多药理活性。(以上数据摘自:2012年杜仲产业高峰论坛《论文集》)

杜仲产业集群是以杜仲橡胶、杜仲医药、杜仲“碳汇”等为基础的生物产品产业链,该产业链所开发的产品涵盖国防、交通、医药、保健等国民经济许多部门。杜仲用途之广,经济效益之高,是其他任何一种天然植物所无法比拟的。

二、药浴及药浴保健用品简介

中国药浴史源远流长,奠基于周与秦代,发展于汉、唐、宋、明,成熟于清代。据《周礼》等记载,在3000年前,我国就有了药浴。到了汉代,洗浴之风相沿不衰,还因此产生了一个很有趣的假日,即“休沐”,《汉官仪》记载:“五日一假洗沐,亦日休沐”,就是说皇帝每五天为官员放一天专属的“休沐”假日,让他们回家洗澡更衣,以便保持清洁的体肤,这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以洗澡为理由而法定的假日。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徐州西汉楚王的陵墓中便发现了两千年前西汉楚王的药浴用具,其中有铜杵、铜臼和铜量,现均藏于徐州市博物馆,据此,研究人员认为它们是用来捣制和称量沐浴用药的,也就是药浴的用具。清代药浴疗法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表现在宫廷盛行药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陈可冀编著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收集了慈禧光绪所常用的药浴处方65个,其中沐浴方20个,浴头方16个,洗目方15个,洗四肢方7个,坐浴方4个,洗面方3个。

目前,药浴广泛应用于中医院辅助治疗、养生会所和家庭养生保健等各种领域。药浴保健用品按功能性划分主要有药浴、香浴和花浴,三者有同功异趣之妙,其中药浴是应用最普遍的功能性洗浴。药浴保健用品按洗浴方式主要分为浴身、浴头、洗目、洗面、洗肢和坐浴,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浴身(俗称“药浴”)和泡脚。药浴保健用品按成份构成分为单一成分和配方成分。药浴保健用品按制作方法分为炮制和萃取制作等。药浴保健用品按形态主要分为:一是经产地初级加工后药材的直接使用,使用时则需要进行煎制成药浴汤;二是将经产地初级加工后的药材进行粉碎制作,极细粉使用时可以按量加入水中就可制成药浴汤,粗粉则需要进行煎制成药浴汤;三是运用生化方法,将经产地初级加工后药材提取出有益成份,然后制成药浴液,使用时按量加入水中就可制成药浴汤。

目前,在杜仲产业中和药浴保健用品中没有乙醇杜仲药浴液。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华,未经吴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