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过表达fusA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1622.3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2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元;赵建勋;胡晓清;李颜颜;尹良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7;C12P13/06;C12P13/08;C12R1/1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达 fusa 基因工程 构建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过表达fusA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其提高氨基酸产量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基酸是构建生物体的众多活性大分子之一,是构建细胞、修复组织的基本材料。氨基酸能够为机体和大脑活动提供能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有21种,有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需从食物中获取,为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另外人体自身合成的精氨酸、组氨酸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也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氨基酸的平衡和适量供应是人体健康的基本前提,任何一种氨基酸的缺乏,都会影响免疫系统和其他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氨基酸在食品、医药保健、饲料方面有很广泛的应用。
目前氨基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蛋白质水解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蛋白质水解提取法是在酸性条件下,将动植物组织水解,得到各种氨基酸混合物,经分离、纯化、精制等工序获得所需的氨基酸。但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分复杂,提取分离难度较大,故目前生产上较少采用该方法。化学合成法虽然纯度较高,但是反应需高温高压条件,能耗大,成本高,得率较低,并且在生产工艺中涉及到了有毒有害有机溶剂的使用,安全性差,要得到具有营养价值的氨基酸,必须进行光学异构体的拆分。但是这种拆分工艺复杂,收率又低,一般也不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是利用微生物自身酶系的催化功能,生物合成并过量积累氨基酸,具有原料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环境污染小和产物纯度高等优点,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生产方法。此外,谷氨酸棒杆菌被认为是安全的食品级生产菌株,被广泛用来生产谷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等,谷氨酸棒杆菌以其生产氨基酸安全性佳,且产生的氨基酸不被降解的特点,在生产食用和医用氨基酸中具有巨大潜力。国外主要采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国内的菌种在产量方面还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选育高产优良菌株, 进一步提高氨基酸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过表达fusA基因提高氨基酸产量的方法及其应用,与出发菌株相比实例菌株的氨基酸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fusA基因编码延伸因子EF-G。延伸因子EF-G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EF-G是一种GTP酶,蛋白质合成时,EF-G帮助核糖体在mRNA上易位。作为一种机动蛋白,驱使着tRNA和mRNA在核糖体上的定向移动。EF-G与转位前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够加速转位的进行,使速度提高1000 倍,加速了核糖体的利用效率和蛋白合成速度,可以使编码氨基酸合成的关键酶大量合成,从而提高氨基酸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株过表达fusA基因工程菌,其分类命名为谷氨酸棒杆菌(C.glutamicum subspecies lactofermentum)WY001/ pDXW-8-fusA,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2014233。
延伸因子EF-G基因工程菌WY001/ pDXW-8-fusA的构建方法,利用PCR扩增克隆延伸因子EF-G基因fusA,将基因片段连接到[x1] pDXW-8,然后利用电转化的方法转化到谷氨酸棒杆菌WY001中,通过抗生素抗性筛选获得目的基因工程菌WY001/ pDXW-8-fusA。
所述表达载体为诱导型表达载体。所述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为tac*;表达载体的出发载体为pDXW-8。
延伸因子EF-G基因工程菌WY001/ pDXW-8-fusA的构建方法,步骤如下:
(1)设计引物扩增fusA
上游引物:5’-CTAGCTAGCA GAAGGAGTAA ATCGGTGGCT CAAGAAGTGC TTAAG-3’,下划线为NheI酶切位点;
下游引物:5’-AACCCTCGAG TTAGGAAGCG GTGCCGTTGC-3’,下划线为XhoI酶切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1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