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银杏叶的香菇栽培基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8306.0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0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艾玉春;陈余红;刘志凌;顾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银杏叶 香菇 栽培 基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香菇栽培基质。
背景技术
香菇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人工栽培的食用菌。香菇代料栽培的传统基质是阔叶树木屑,由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阔叶林资源日趋枯竭,需要积极探索减少或替代木屑的途径。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香菇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能得到提高。
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树种之一,又是多目标名贵经济树种。我国银杏树拥有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银杏属落叶树,我国每年自然产银杏叶约200万吨,除3万吨定向栽培的银杏叶用于药物提取外,大部分随自然落叶流失,无法使这一宝贵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显著减少木屑的使用,使银杏叶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同时又能显著提高香菇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含有银杏叶的香菇栽培基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含有银杏叶的香菇栽培基质,由固态物料和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物料的组分和含量(重量百分比)为:
银杏叶18%~20%;
杂木屑55%~57%;
食用菌栽培辅料6%;
麦麸18%;
蔗糖1%;
上述食用菌栽培辅料包括沸石粉、珍珠岩膨胀粉,其组分重量比例为沸石粉60%~80%、珍珠岩膨胀粉20%~40%;上述固态物料总量与水的用量比(重量)为1∶1.2。
进一步的方案在于:所述食用菌栽培辅料还含有硫酸锌,其重量占食用菌栽培辅料,总重量的10%。
进一步的方案在于:所述食用菌栽培辅料还含有钙美磷肥、复合肥,其重量各占食用菌栽培辅料总重量的1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用银杏叶替代部分木屑,既可减少我国用于香菇栽培的林木消耗量,又可解决我国大部分银杏叶随自然飘落流失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节约成本20%~28%。
2、银杏叶含有200多种药用成分,其中黄酮类活性物质46种,微量元素25种,氨基酸8种,银杏叶中的多种微量元素(钙、磷、硼、硒、锌等)、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黄酮类活性物质(黄酮甙萜内酯等)转移到香菇中,显著提高香菇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3、食用菌栽培辅料包括沸石粉、珍珠岩膨胀粉,沸石粉、珍珠岩膨胀粉都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交换性,在菌棒中均作为养分载体和香菇生长载体,其中沸石粉含有2%以上可交换的钙基可作为香菇生长的钙源,通过离子交换可调节菌棒料的PH值,同时放出多种微量元素(Ca、Fe、Zn、Mn、B、Co、Mo等),以供香菇生长发育。此外,沸石粉、珍珠岩膨胀粉还都具有很强的通透和保水性能,从而使得菌棒保持高保水性能和通透性能,有利香菇生长发育。
4、沸石粉、珍珠岩膨胀粉可促进银杏叶中的多种微量元素(钙、磷、硼、硒、锌等)、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黄酮类活性物质(黄酮甙萜内酯等)转移到香菇中,进一步提高香菇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5、沸石粉还是一种缓释剂,使麦麸中的氮肥均衡、缓慢地释放出来,使菌棒在整个种植期内都能得到均衡、充足的供氮,减少了前期畸形菇、后期菇丁的发生率,生物效率由原来的82%~95%,提高到102%以上,增产效果明显。
6、食用菌栽培辅料还含有硫酸锌,一定浓度的锌离子能促进香菇菌丝生长,提高香菇产量,并对霉菌污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7、硫酸锌可促进银杏叶中的多种微量元素(钙、磷、硼、硒、锌等)、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黄酮类活性物质(黄酮甙萜内酯等)转移到香菇中,进一步提高香菇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8、食用菌栽培辅料还含有钙美磷肥、复合肥,钙美磷肥主要作用是作为香菇的镉改良剂,复合肥作为香菇的汞改良剂,显著降低香菇中的重金属含量,对香菇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设置18种实施例的含有银杏叶的香菇栽培基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8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