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电阻型宽带超材料吸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5215.1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7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鹏;王兵;顾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2B17/02 | 分类号: | G12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2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宽带 材料 吸收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吸波器,特别涉及面电阻型宽带超材料吸收器,利用面电阻型树枝状超材料结构使吸收频带达到宽频。
背景技术随着军事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吸波器因其能够有效降低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而在未来隐身技术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吸波器不符合雷达吸波体“薄、轻、宽、强”的要求,而超材料吸波器因其在隐身领域的巨大潜力而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制造的周期性电介质或者金属阵列,并且超材料的微结构远小于其工作波长,超材料吸波器本身具有的谐振吸收特征在微波吸收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不同的几何结构需要特定的电磁波极化方式,而且谐振的频段非常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超材料吸收器的实际应用。2008年Landy等人设计的低剖面超材料完美吸波器,在一定微波频段范围内能够完全吸收电磁波,此后人们设计了各种不同工作频段的形状各异的超材料吸波器,但是这些吸收器普遍具有吸收频带窄、吸收效果差、剖面厚、对电磁波极化方式敏感等诸多缺点。针对超材料吸波器的诸多缺点,本发明通过一种面电阻型各向同性树枝结构超材料实现宽频带吸收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单层的覆盖X波段和Ku波段各向同性的宽频带超材料吸波器,该吸收器具有结构简单轻便、吸收频带宽、吸收率高、剖面薄、对电磁波极化方式不敏感的优点。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各向同性宽频带超材料吸波器,通过面电阻型超材料结构使吸波器吸收频带达到宽频。该超材料吸收器底层为金属铜板,中间层为PMI泡沫(聚甲基丙烯酰亚胺)介质,上层是在ITO薄膜(掺锡氧化铟)上刻蚀一种或几种各向同性树枝结构,并且通过调控树枝结构的尺寸大小实现各级树枝结构的相互耦合,使吸波器的吸收率和宽吸收带宽达到最优。将设计的结构制作成各向同性宽频带超材料吸波器,在微波暗室中测试吸波器的吸波性能,当有一种树枝结构时在7.80-16.90GHz频段范围内能达到最低80%的吸收率,吸收相对带宽73.68%。当有两种树枝结构时在6.15-17.00GHz频段范围内能达到最低80%的吸收率,吸收相对带宽93.74%。本发明的吸波器仅用三层简单结构便可以实现各向同性和宽频带的高性能吸收,具有结构简单、低剖面、厚度薄、成本低、制备方便、不易损坏、吸波性能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树枝结构示意图
图2树枝结构单元示意图
图3实施例一超材料吸波器样品示意图
图4实施例一超材料吸波器吸收性能测试结果
图5实施例二超材料吸波器最小周期结构示意图
图6实施例二超材料吸波器样品示意图
图7实施例二超材料吸收器吸收性能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采用ITO激光刻蚀技术制作覆盖X波段和Ku波段各向同性宽带超材料吸波器,首先设计一种面电阻型树枝结构单元,结构模型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上层刻蚀的整个全向树枝单元包括八个由一级和二级分支组成的四边形开口环以及八个由二级分支构成的V形,所有的开口环单元以准周期形式分布。一级、二级树枝长度分别为a、b,树枝宽度为w,树枝间夹角为θ=45°,而且结构单元是以中心轴线方向按45°旋转对称的。将基本的结构单元组合排列成周期性结构并且通过加工成为矩形的吸波器,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制备完全吸收器,在面电阻值为40Ω的ITO薄膜上刻蚀出设计好的树枝结构2,中间介质基板为介电常数为1.2的PMI泡沫(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其底面为铜接地板,其几何大小与泡沫介质基板的大小相同,最终设计加工为覆盖X波段和Ku波段各向同性宽带超材料吸波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了两种宽频带的超材料吸波器。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和材料性能由实施例和附图说明:
实施例一:
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在ITO薄膜上刻蚀出大小相同且呈周期性排列的树枝结构单元,每种树枝结构均由二级树枝对称旋转组成,树枝间夹角θ=45°,树枝线宽w=1.2mm,每个周期内介质基板的边长1=10mm。超材料吸收器的单元排列如图2所示,树枝结构材料为薄膜表面一层导电层材料掺锡氧化铟,其一级树枝长度为1.8mm,二级树枝长度为2.6mm,中间PMI泡沫介质(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基板厚度为3mm,底层铜板厚度为2mm。最后周期性树枝结构超材料吸收器大小为440mm×480mm。最终制作的超材料吸波器如图3所示。对于这种几何参数的吸收器,其80%以上吸收率工作频带为7.80GHz-16.90GHz(吸收带宽为9.10GHz)。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超材料吸波器对微波的吸收性能。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5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复合型绞合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存储器装置及其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