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循环油箱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33554.6 | 申请日: | 2014-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6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和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1/16 | 分类号: | F02M31/16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循环 油箱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循环油箱加热器,属于油箱加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交通运输中,汽车被广泛的使用,并且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现在的汽车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冬季柴油容易起蜡,造成车辆中途熄火,严重影响了正常驾驶。冬季北方车辆必须使用负号油,负号越高,价格越贵,动力越小,无形中增加了出行成本。如果冬季能用零号油,将大大降低出行成本,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具有加热、保温,加热速度快,效果好的水循环油箱加热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循环油箱加热器,包括:本体、底部螺丝堵1、过滤罩2、底部过油孔3、底部封堵4、外水管5、出油管6、密封垫槽7、扇形水道8、出水口9、顶部封盖10、进水口11、外水管装配槽12、安装卡槽13、内水管14、进油孔15、逆向油管、进油管、顶部螺丝堵、出油口、顶部横向过油孔、出水孔21,所述本体呈圆筒状,其上端装有顶部封盖,所述顶部封盖上部侧面设有进水口、顶部横向过油孔、出水口、出油口,其下面垂直设有扇形水道、外水管装配槽,其下部侧面设有安装卡槽,安装卡槽上侧设有密封垫槽,所述进油管、逆向油管、出油管、内水管、外水管的顶端分别插装在顶部封盖下面,所述本体下部装有底部封堵,所述进油管、逆向油管、出油管、外水管的下端分别插装在底部封堵上面,所述外水管内套装有进油管、逆向油管、出油管、内水管,所述进油孔、进油管、逆向油管、出油管、出油口依次连通,所述进水口、内水管、出水孔、外水管、扇形水道、出水口依次连通,所述内水管下部设有出水孔, 所述进油管顶端和逆向油管顶端通过顶部横向过油孔连通,顶部横向过油孔开口端用顶部螺丝封闭,所述逆向油管下端和出油管下端通过底部过油孔连通,底部过油孔下端用底部螺丝封闭,所述底部封堵下部外侧套装有过滤罩,过滤罩底部设有进油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加热器设置在油箱外面,避免了循环水进入油箱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剖面图
图中:一种水循环油箱加热器,包括:本体、底部螺丝堵1、过滤罩2、底部过油孔3、底部封堵4、外水管5、出油管6、密封垫槽7、扇形水道8、出水口9、顶部封盖10、进水口11、外水管装配槽12、安装卡槽13、内水管14、进油孔15、逆向油管、进油管、顶部螺丝堵、出油口、顶部横向过油孔、出水孔21。
一种水循环油箱加热器,包括:本体、底部螺丝堵1、过滤罩2、底部过油孔3、底部封堵4、外水管5、出油管6、密封垫槽7、扇形水道8、出水口9、顶部封盖10、进水口11、外水管装配槽12、安装卡槽13、内水管14、进油孔15、逆向油管、进油管、顶部螺丝堵、出油口、顶部横向过油孔、出水孔21,所述本体呈圆筒状,其上端装有顶部封盖10,所述顶部封盖10上部侧面设有进水口11、顶部横向过油孔、出水口9、出油口,其下面垂直设有扇形水道8、外水管装配槽12,其下部侧面设有安装卡槽13,安装卡槽13上侧设有密封垫槽7,所述进油管、逆向油管、出油管6、内水管14、外水管5的顶端分别插装在顶部封盖10下面,所述本体下部装有底部封堵4,所述进油管、逆向油管、出油管6、外水管5的下端分别插装在底部封堵4上面,所述外水管5内套装有进油管、逆向油管、出油管6、内水管14,所述进油孔15、进油管、逆向油管、出油管6、出油口9依次连通,所述进水口11、内水管14、出水孔21、外水管5、扇形水道8、出水口9依次连通,所述内水管14下部设有出水孔21, 所述进油管顶端和逆向油管顶端通过顶部横向过油孔连通,顶部横向过油孔开口端用顶部螺丝堵封闭,所述逆向油管下端和出油管6下端通过底部过油孔3连通,底部过油孔3下端用底部螺丝堵1封闭,所述底部封堵4下部外侧套装有过滤罩2,过滤罩2底部设有进油孔15。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燃油经进油管吸入上行至顶端,随后转入逆向油管下行至下端,然后进入出油管后经出油口流出完成受热过程,此过程在外水管内完成,热水经内水管下部出水孔进入外水管,在外水管内对油管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和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和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3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机组传动系统扭振抑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原子增压节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