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燃油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26863.0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2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黎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国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C10L1/12;C10L1/18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龙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燃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的燃料,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燃油。
背景技术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作为燃料使用的成本日益提高,导致成本不断增加。石油的使用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用可再生燃料替代燃油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植物燃油来源广泛,易于制备,是一种良好的化石燃油替代品。植物燃油是一种油包水的微乳液体系,稳定性欠佳。因为植物燃油中使用的醇主要是甲醇、乙醇,普遍存在易挥发,易分层,导致产品的应用受到制约,影响其进一步推广使用。
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性能更为优越的植物燃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燃油。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燃油,其质量组成为:乙醇6~20%、水0~2%、蔗糖2~5%、二茂铁1~5%、乙酸乙酯1~10%、助剂适量,余量为甲醇。优选的,其质量组成为:乙醇15~20%、水0~1%、蔗糖2~5%、二茂铁1~3%、乙酸乙酯7~10%、助剂5~8%,余量为甲醇
优选的,上述植物燃油中,助剂为氢氧化钾和丙三醇的混合物。特别的,氢氧化钾:丙三醇的质量比为3:2。
优选的,植物燃油的质量组成为:乙醇20%、蔗糖5%、二茂铁1%、乙酸乙酯10%、助剂5%,余量为甲醇,助剂为氢氧化钾和丙三醇的混合物,氢氧化钾:丙三醇的质量比为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植物燃油,稳定性好,不易分层;所使用的原料来源广泛、易得,生产方法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燃烧时燃烧充分,无烟无味,对环境的污染小,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植物燃油,其质量组成为:乙醇6~20%、水0~2%、蔗糖2~5%、二茂铁1~5%、乙酸乙酯1~10%、助剂适量,余量为甲醇。优选的,其质量组成为:乙醇15~20%、水0~1%、蔗糖2~5%、二茂铁1~3%、乙酸乙酯7~10%、助剂5~8%,余量为甲醇
优选的,上述植物燃油中,助剂为氢氧化钾和丙三醇的混合物。特别的,氢氧化钾:丙三醇的质量比为3:2。
优选的,植物燃油的质量组成为:乙醇20%、蔗糖5%、二茂铁1%、乙酸乙酯10%、助剂5%,余量为甲醇,助剂为氢氧化钾和丙三醇的混合物,氢氧化钾:丙三醇的质量比为3:2。
植物燃油的制备方法为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静置约15min,过滤去除固形物,得到液体燃料。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检测结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植物燃油的质量组成为:
乙醇20%、蔗糖5%、二茂铁1%、乙酸乙酯10%、助剂5%,余量为甲醇,助剂为氢氧化钾和丙三醇的混合物,氢氧化钾:丙三醇的质量比为3:2。
实施例2
植物燃油的质量组成为:
乙醇15%、水0.5%、蔗糖4%、二茂铁2%、乙酸乙酯9%、助剂6%,余量为甲醇,助剂为氢氧化钾和丙三醇的混合物,氢氧化钾:丙三醇的质量比为3:2。
实施例3
植物燃油的质量组成为:
乙醇10%、水1.5%、蔗糖2%、二茂铁3%、乙酸乙酯10%、助剂10%,余量为甲醇,助剂为氢氧化钾和丙三醇的混合物,氢氧化钾:丙三醇的质量比为3:2。
实施例4
植物燃油的质量组成为:
乙醇6%、水2%、蔗糖3%、二茂铁5%、乙酸乙酯1%、助剂3%,余量为甲醇,助剂为氢氧化钾和丙三醇的混合物,氢氧化钾:丙三醇的质量比为3:2。
实施例5
植物燃油的质量组成为:
乙醇18%、水1%、蔗糖2%、二茂铁3%、乙酸乙酯7%、助剂8%,余量为甲醇,助剂为氢氧化钾和丙三醇的混合物,氢氧化钾:丙三醇的质量比为3:2。
植物燃油的性能检测:
1、存放稳定性检测:
分别取实施例1~5的植物燃油(新鲜配置)各3L,静置于室内阴凉处,环境温度为室温,观察其是否发生分层、混浊现象。
实验结果显示,实施例1、2、5在静置6个月后,依然无分层、混浊现象,完全可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实施例3、4的稳定性稍差,存放约90天后出现轻微混浊,随着存放时间的加长,混浊、分层现象日益明显。
2、燃烧性能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国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国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6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