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液滴电子约束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3707.0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魏正英;杜军;陈祯;李素丽;赵光喜;魏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15 | 分类号: | B22F3/11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电子 约束 成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维快速成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液滴电子约束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快速成形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造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将三维零件进行二维离散,形成片层数据,逐层累加成形零件。与传统减材料制造相比,快速成形是一种集计算机辅助设计、精密机械、数控、激光和材料学为一体的新型加工技术,可以有效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为企业赢得发展的先机。
液滴喷射制造时快速成形的一种,利用金属熔滴的可控喷射,可以实现金属熔滴直接成形零件三维实体,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坩埚内部产生的瞬间脉冲压力,使溶液通过坩埚底部微小喷嘴喷出并形成单颗粒金属熔滴,然后将此熔滴准确地沉积到移动基板上预设位置,按照一定的沉积路径,经过逐层堆积成形,最终形成复杂的零件实体。如何精确控制液滴的均匀程度和尺寸大小以及凝固位置是液滴喷射制造技术的关键所在。
申请号为201210593134.X的专利“一种基于脉冲小孔液滴喷射三维快速成型的方法及装置”公开了一种利用坩埚加热使金属熔融,通过摄像系统实时分析液滴尺寸数据,在三维运动平台上沉积金属零件的方法,该方法可形成均匀可控的金属液滴。申请号为201310003717.7的专利“微小金属熔滴形成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形成微小金属熔滴的方法”公开了一种通过控制加载应力波控制金属熔滴尺寸的方法。上述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熔滴尺寸均匀,但没有解决金属液滴凝固位置的精确控制,结构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金属液滴的精确堆积成形,减少能耗,提高成形件加工质量的金属液滴电子约束成形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容纳熔融金属的坩埚,以及设置在坩埚外侧与温度控制仪相连的加热元件,坩埚顶部连接管上安装有三通泄气阀,三通泄气阀一端设有泄气孔,三通泄气阀另一端经电磁阀与气瓶连接,且在电磁阀上还安装有脉冲发生器,在坩埚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带电导液板,带电导液板的下端设置有喷嘴,坩埚下部设置两组正交带电极板和工作台,两组正交带电极板分别为X’极板和X极板,以及Y’极板和Y极板,X’极板和X极板分别带有相反极性的电荷,在X’极板和X极板之间形成电场,Y’极板和Y极板也分别带有相反极性的电荷,在Y’极板和Y极板之间形成电场。
所述的气瓶内装有压缩惰性气体。
本发明通过脉冲发生器控制,在坩埚内部产生气压脉冲,使得坩埚内的熔融金属经由带电导液板,由坩埚底部的的喷嘴喷出均匀的带电金属液滴;坩埚下部设置两组带有相反电极属性的正交带电极板,分别为X’极板和X极板,以及Y’极板和Y极板,在两组正交带电极板之间形成电场,使进入电场的带电液滴发生偏转,在工作台上实现精确沉积成形。实现了工作台不移动或移动量很小的情况下完成金融熔滴成形,降低了因工作台移动引起的大量能耗;同时,通过控制带电金属液滴的带电量和两组带电极板的带电量,可以精确控制带电金属熔滴在工作台上沉积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带电金属液滴下落过程偏转原理图
图中:其中:1.工作台,2.X’极板,3.X极板,4.金属液滴,5.Y’极板,6.Y极板,7.喷嘴,8.带电导液板,9.温度控制仪,10.熔融金属,11.加热元件,12.坩埚,13.三通泄气阀,14.泄气孔,15.脉冲发生器,16.电磁阀,17.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在坩埚12外侧设有加热元件11,加热元件11对坩埚12进行加热,使坩埚12内的金属变为熔融金属10,加热元件11的加热温度通过温度控制仪9精确控制,保证坩埚12内的熔融金属10始终处于熔融状态。坩埚12顶部连接管上安装三通泄气阀13,三通泄气阀13一端设有泄气孔14,三通泄气阀13另一端连接电磁阀16,电磁阀16的开关通过脉冲发生器15控制,电磁阀16与气瓶17连接,气瓶17连接内装有压缩惰性气体。电磁阀16在脉冲发生器16的控制下实现特定时刻的开启和关闭,从而使得坩埚12内部的压力的升高或降低,坩埚12内部气体通过泄气孔14泄压。气瓶17内的惰性气体,通过脉冲发生器15控制,进入坩埚12内,在坩埚12内部产生气压脉冲,使得坩埚12内的熔融金属10经由带电导液板8,由坩埚12底部的喷嘴7喷出均匀的带电金属液滴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3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