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难降解的稠油类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07533.7 | 申请日: | 2014-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2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恒洁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24;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菁华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油类 污水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难降解的稠油类污水处理方法,同时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难降解的稠油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稠油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长。因此,稠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量也大幅度增长,其后期排放处理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稠油类的污水中不但浮油、乳化油和溶解油的含量高,而且还会混杂有大量的悬浮有机物,并且上述的悬浮有机物成分中常常会含有酚、醛、醇、烷烃、卤代烃等降解性差的物质;同时,在开采中常常使用到的破乳剂、助排剂、降粘剂、发泡剂、除油剂、絮凝剂及驱油剂等高分子化合物也会混合在污水中,因此大大地增加了稠油类污水的处理难度。
目前,上述稠油类污水处理应用中的处理工艺基本以传统的“老三套”处理工艺为主,即隔油、气浮和生化。其中的生化处理技术也较为的常规化,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等。但是由于稠油类污水的复杂成分,上述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很难达到CODcr≤50mg/L的国家排放要求(DB21/1627-2008)。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稠油类污水处理工艺/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难降解的稠油类污水处理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后的出水可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水排放标准(DB21/1627-2008) 的排放标准CODcr≤50mg/L。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难降解的稠油类污水处理方法,是将稠油类污水依次经过气浮预处理、前吸附处理、一级沉淀处理、生化处理、后吸附处理和絮凝沉淀处理。
上述中气浮预处理主要实现采油厂污水中石油类、稠油类、悬浮物和CODcr的去除,其出水CODcr小于400mg/L,一般在320~380mg/L。通过加压溶气气浮的方式,在浮选剂的作用下,实现污染物的分离去除。浮选剂优选含有一种铁盐和聚丙烯酰胺(PAM)的复配物。铁盐优选为聚合硫酸铁、硫酸铁或氯化铁中的一种,最好是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优选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上述中的复配物为酸性,pH值较好为2-5,pH值最佳为3.0-4.5 ;其药液成分的比例为1~3份铁盐∶1~2份PAM。污水经气浮预处理后,pH值最佳为5-6。
前吸附处理主要是先在气浮出水中投加活性焦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在搅拌机的充分搅拌下,使活性焦充分的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从而进一步地降解污水中的部分CODcr。而后在一级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泥口)中进行沉淀,HRT为5h,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焦则完成与水的分离。
一级沉淀池出水再经过生化处理,上述中的生化处理主要由第一曝气生物滤池(BAF1)、第二厌氧生物滤池(AF2)和第三曝气生物滤池(BAF3)组成,在上述三个生物滤池中均装有海绵生物填料,一级沉淀池出水依次经过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第二厌氧生物滤池和第三曝气生物滤池,污水中的微生物通过海绵生物填料为载体在其表面加以繁殖,从而在进水CODcr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三个生物滤池中均有一定的污泥浓度,提高对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具体而言就是微生物通过海绵生物填料时被附载到海绵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依靠填料表面附着的大量微生物来实现稠油类污水中CODcr的降解,同时上述中的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和第三曝气生物滤池均通过吹入空气进行曝气,气水比各为2~6∶1,HRT各为8h,第二厌氧生物滤池始终处于厌氧状态,其对CODcr的去除率并不高,但是能够对污水起到改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厌氧的水解酸化段,水解酸化的产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机物,使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显著提高,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摄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质才可直接进入细胞内,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质首先要通过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进入微生物体内代谢,HRT为8h;控制生化处理后出水中CODcr≤120 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恒洁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恒洁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7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打滑的钢丝绳接头
- 下一篇:一种引气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