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难降解的稠油类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07533.7 | 申请日: | 2014-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2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恒洁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24;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菁华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油类 污水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难降解的稠油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稠油类污水依次经过气浮预处理、前吸附处理、一级沉淀处理、生化处理、后吸附处理和絮凝沉淀处理;
其中,气浮预处理通过加压溶气气浮的方式,在浮选剂的作用下,实现污水中石油类、稠油类和悬浮物的分离去除,并将污水CODcr初步地控制在400mg/L以下;
前吸附处理主要是先在气浮预处理出水中投加活性焦,并在搅拌机的充分搅拌下使活性焦充分的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从而达到进一步地降解部分CODcr,控制CODcr≤350mg/L;而后在一级沉淀池(5)中进行沉淀,HRT为5h,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焦则完成与水分离;
生化处理主要由第一曝气生物滤池(6)、第二厌氧生物滤池(7)和第三曝气生物滤池(8)组成,在上述三个生物滤池中均装有海绵生物填料,一级沉淀池(5)出水依次经过第一曝气生物滤池(6)、第二厌氧生物滤池(7)和第三曝气生物滤池(8),污水中的微生物通过海绵生物填料为载体在其表面加以繁殖,从而在进水CODcr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三个生物滤池中均有一定的污泥浓度,提高对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同时上述中的第一曝气生物滤池(6)和第三曝气生物滤池(8)中气水比各为2~6∶1,HRT各为8h,第二厌氧生物滤池(7)始终处于厌氧状态,HRT为8h;控制生化处理后出水中CODcr≤120 mg/L;
后吸附处理中是先在后吸附池(9)中投加活性焦,并在搅拌机的充分搅拌下将粉末形状的活性焦与生化处理后的出水进行充分接触,活性焦主要是吸附污水中一些难降解的CODcr,控制污水中CODcr≤50mg/L,吸附后的出水进入絮凝沉淀池(3),上述的絮凝沉淀池(3)包括反应区(3-1)与沉淀区,反应区(3-1)内要投加聚丙烯酰胺和硫酸亚铁,沉淀区HRT为3h,控制沉淀区出水中CODcr≤50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降解的稠油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浮选剂选用含有一种铁盐和聚丙烯酰胺的复配物;其药液成分的比例为1~3份铁盐∶1~2 份聚丙烯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难降解的稠油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铁盐选用聚合硫酸铁、硫酸铁或氯化铁中的一种;聚丙烯酰胺选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难降解的稠油类污水处理方法中使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按稠油类污水流经顺序排列的气浮预处理池(1)、生化处理池(2)和絮凝沉淀池(3),其特征是在上述的气浮预处理池(1)与生化处理池(2)之间增设有前吸附池(4)和一级沉淀池(5),上述的生化处理池(2)主要有依次排列的第一曝气生物滤池(6)、第二厌氧生物滤池(7)和第三曝气生物滤池(8)组成,在上述的第三曝气生物滤池(8)与絮凝沉淀池(3)之间增设有后吸附池(9),在上述的前吸附池(4)和后吸附池(9)内均设有设有搅拌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在上述的气浮预处理池(1)上配置有浮选剂投加装置(10);在上述中的前吸附池(4)和后吸附池(9)上均配置有活性焦投加装置(11);在上述中絮凝沉淀池(3)的反应区(3-1)上配置有聚丙烯酰胺投加装置(12)和硫酸亚铁投加装置(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恒洁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恒洁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75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打滑的钢丝绳接头
- 下一篇:一种引气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