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6-二氢-2H-吡喃-4-硼酸频哪醇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4912.0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4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郎丰睿;戴洪果;龙翔天;陆永章;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康瑞泰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5/04 | 分类号: | C07F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喃 硼酸 频哪醇酯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6-二氢-2H-吡喃-4-硼酸频哪醇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没有3,6-二氢-2H-吡喃-4-硼酸频哪醇酯的合成文献报道。通常来说,合成其他类型的α-烯基硼酸频哪醇酯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方法一使用了酮为原料和三氟甲基磺酸类化合物反应得到中间体,再与联硼酸频哪醇酯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方法二则以酮为原料和对甲苯磺酰肼反应得到中间体,再与丁基锂和异丙基硼酸频哪醇酯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
方法一涉及到三氟甲磺酸类化合物的使用,三氟甲磺酸类化合物的价格昂贵。生产1摩尔的目标分子需要使用4摩尔的三氟甲磺酸分子。这样使得生产成本极其高昂。并且该方法通常需要使用超低温,也不适合放大生产。
方法二则使用了危险品丁基锂,易燃易爆,在生产上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不适合生产放大,而且丁基锂需要使用超低温条件,使得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这些方法虽然都可以生产α-烯基硼酸频哪醇酯,但是在放大生产中都这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或者生产成本过高。开发一条可以安全放大的3,6-二氢-2H-吡喃-4-硼酸频哪醇酯合成方法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6-二氢-2H-吡喃-4-硼酸频哪醇酯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3,6-二氢-2H-吡喃-4-硼酸频哪醇酯的合成方法,包括步骤:
1)四氢吡喃酮与水合肼在溶剂中反应生成单酮腙;
2)单酮腙与溴化铜在三乙胺存在的条件下,于溶剂中反应得到二溴中间体;
3)二溴中间体与碱在溶剂中发生消除反应得到烯基溴化合物;
4)在钯配合物存在的情况下,烯基溴化合物与联硼酸频哪醇酯在溶剂中发生Suzuki-Miyaura反应即得到产物。
步骤1)中,四氢吡喃酮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20)。
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二苯醚、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四氢呋喃、乙腈、丙腈、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丙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硝基甲烷、氯苯中的一种;溶剂的体积与四氢吡喃酮的质量比为(1-50)L:1Kg;反应的温度为0-80℃。
步骤2)中,单酮腙、三乙胺、溴化铜三者的摩尔比为1: 4~10: 3~10。
步骤2)中,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溶剂的体积与单酮腙的质量比例为(5-30)L:1kg。
步骤3)中,所述的碱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1,8-二氮杂环[5,4,0]十一烯-7、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三乙烯二胺、叔丁醇钾、甲醇钠、乙醇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
步骤3)中,反应的温度为60-120℃。
步骤4)中,烯基溴化合物、联硼酸频哪醇酯的摩尔比为1:(1-2)。
步骤4)中,溶剂为甲苯、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
步骤4)中,反应的温度为50-1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没有用到危险原料,可以安全放大生产。
具体来说:
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所用的原料廉价,工艺简单,避免了危险化学品丁基锂和昂贵的三氟甲磺酸化合物的使用,也无需超低温操作,且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可以安全放大,有利于其规模化生产,而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可以促进3,6-二氢-2H-吡喃-4-硼酸频哪醇酯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医药上得到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3,6-二氢-2H-吡喃-4-硼酸频哪醇酯的合成方法,包括步骤:
1)四氢吡喃酮与水合肼在溶剂中反应生成单酮腙;
2)单酮腙与溴化铜在三乙胺存在的条件下,于溶剂中反应得到二溴中间体;
3)二溴中间体与碱在溶剂中发生消除反应得到烯基溴化合物;
4)在钯配合物存在的情况下,烯基溴化合物与联硼酸频哪醇酯在溶剂中发生Suzuki-Miyaura反应即得到产物。
步骤1)中,四氢吡喃酮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20);优选的,为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康瑞泰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康瑞泰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4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苯基二氯硅烷氯化的方法
- 下一篇:预应力碳纤维布施工自平衡张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