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黄芪甲苷药物分离制备及定性、定量测试前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03169.7 | 申请日: | 2014-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5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全;刘春林;周升永;阮克锋;冯怡;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7J53/00 | 分类号: | C07J53/00;G01N30/06;G01N30/9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芪 药物 分离 制备 定性 定量 测试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分离制备及定性、定量前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黄芪甲苷药物在分离制备及定性、定量测试前的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芪是常用中药,包括豆科植物亚历山大黄芪(AstragalusalexandrinusBoiss)根、深裂黄芪Astragalusdissectus的根、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ungede)的根、绵毛黄芪(AstragalussieversianusPall.)的根、多刺黄芪AstragalusspinosusVahl地上部分。主要成分包括皂苷、黄酮及多糖等,而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是皂苷类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显著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蛋白的作用;可降低肾皮质和血清中的AGEs、具有抗氧化作用;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脏肥大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抗病毒作用、抗应激功效等。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目前,处方中包含黄芪的药物种类及数目越来越多,而黄芪甲苷是黄芪中的主要指标成分之一,常作为定性定量指标。若直接对其进行分析,则因杂质干扰太大而不能满足分析的要求。《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黄芪药材项下黄芪甲苷的前处理包括索氏提取、蒸干后水溶解、正丁醇萃取、氨试液洗涤、大孔树脂柱层析等过程,该方法具有操作繁琐、处理效率低、准确度低、重复性差等缺点。《香港中药材标准》中虽然对黄芪甲苷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用甲醇超声取代索氏提取的方法,但依然采用正丁醇萃取等操作,依然具有操作繁琐、重复性差等缺点。实践证明,萃取是决定准确度、重复性结果及处理效率最重要的关键步骤,在萃取过程中,容易产生乳化、分层不明显等现象影响结果的准确度。因此,两种法定前处理方法均未避免萃取这一关键步骤,因此均存在上述缺陷。
发明人根据黄芪甲苷的结构特征,采用弱碱性溶液去除有机酸类、酚类等物质;再用较低浓度的乙醇溶液洗脱层析柱,继续除去一部分杂质,达到消除杂质干扰、实现分离制备及定性、定量分析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黄芪甲苷药物的前处理方法,克服目前黄芪甲苷前处理方法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运用一种简便易行、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主要涉及黄芪甲苷的纯化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黄芪甲苷提取物的制备:取含黄芪甲苷药物,采用常规提取工艺提取、浓缩获得黄芪甲苷提取物浸膏或溶液。
2.上样液的制备:取含黄芪甲苷的浸膏或溶液,加入10~100倍的氨试液,摇匀,即得;
3.纯化:将上样液转移至大孔树脂中,至上样完毕,用1~10倍柱体积稀乙醇冲洗树脂柱,弃去洗脱液;
4.收集:待稀乙醇除杂完毕,再用较高浓度乙醇冲洗树脂柱,收集洗脱液,获得黄芪甲苷。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含黄芪甲苷提取物浸膏为含黄芪甲苷药物经提取制备所得,可采用已知的超声提取、回流提取、索氏提取等多种提取工艺。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氨试液为市售常规试剂。
上述步骤3大孔树脂为市售通用规格,型号可包括AB-8、HPD100、D-101、HP20、H20、D1400。
上述步骤3所述的稀乙醇为市售乙醇加水稀释,浓度为10~50%,优选40%。
上述步骤4所述的高浓度乙醇为市售乙醇加水稀释,浓度为60~95%,优选70%。
通过上述过程制成的黄芪甲苷可用于含黄芪药物的分离制备及定性、定量测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含黄芪药物的前处理采用一次柱层析分离即可实现,制得的黄芪甲苷可用于分离制备及定性、定量测定,相比于《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香港中药材标准》及其它文献方法操作更为简便;
2.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黄芪甲苷在开展定性、定量测试研究中重复性好,加样回收率合格,优于其它已知的前处理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黄芪甲苷结构式。
图2为黄芪甲苷专属性试验(1.空白溶剂;2.阴性对照;3.黄芪甲苷对照品;4.阳性供试品)。
图3为黄芪甲苷线性关系结果。
图4为实施例1结果。
图5为实施例2结果。
图6为实施例3结果。
图7为实施例4结果。
图8为实施例5结果。
图9为实施例6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3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