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后固化环氧树脂浇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2861.8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4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07 |
发明(设计)人: | 莫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仑利奇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C08L63/00;C08K3/36;C08G59/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化 环氧树脂 浇铸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浇铸系统,特别是无需后固化而达到需要后固化环氧体系同等机电性能的一种非后固化环氧树脂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耐化学药品性能和粘结性能,可以作为涂料、浇铸料、模压料、胶粘剂、层压材料以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形式用于从日常生活用品到高新技术领域的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尤其在电气绝缘领域,环氧树脂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主流的生产工艺采用传统的真空浇注和自动压力凝胶(APG)两种,这两种工艺的共同特点就是都需要在制品脱模之后再次在约130摄氏度高温下进行长达10小时的后固化过程。这个后固化过程在于消除第一段固化过程中在内部积累的内应力,以及对没有完全固化的部分进行再次固化。但是这种传统的固化工艺也会带来高额的能耗和较重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影响产品的交货期。因此,研究并开发一种非后固化环氧树脂浇铸系统及其固化方法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使设备制造商的生产周期缩短高达20%,降低工厂的能源消耗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一种非后固化环氧树脂浇铸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后固化环氧树脂浇铸系统,包含配方增韧环氧树脂、配方增韧酸酐固化剂,其中:所述的配方增韧环氧树脂为乳白色至浅黄色无溶剂预加速液体环氧树脂,所述的配方增韧酸酐固化剂为改良预加速酸酐液体固化剂,所述的配方增韧环氧树脂和配方增韧酸酐固化剂的生产工艺如下:
1)配方增韧环氧树脂:在25℃-200℃下,将1%-40%比例的增韧剂加入环氧树脂中,保持温度反应1-5小时,待反应结束冷却至常温,加入0.001%-0.5%促进剂搅拌30-120分钟,过滤包装;
2)配方增韧酸酐固化剂:在25℃-200℃下,将1%-40%比例的增韧剂和0.001%-0.3%催化剂加入酸酐中,保持温度反应1-5小时,待反应结束冷却至25℃-150℃,加入0.05%-5%促进剂搅拌30-120分钟,冷却后过滤包装;
将配方增韧环氧树脂、配方增韧酸酐固化剂和400目活性石英粉按照1:1:3-4比例在温度为25℃-80℃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真空脱泡0.5-2小时后浇入模具进行固化反应,固化反应结束后脱模得到产品,无需后固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增韧剂包括但不限于多羟基化合物、环氧化或者非环氧化植物油、热塑性塑料、反应性或非反应性液体橡胶、单双或者多环氧基缩水甘油醚、长链烷基酚、含官能基长链二元胺以及二元酸、多羟基化合物或者脂肪酸制备的环氧树脂、末端为羟基或者羧基的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末端为羟基的丁腈橡胶、聚硫橡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促进剂包括但不限于叔胺以及盐、乙酰丙酮金属盐、咪唑以及同系物、三苯基膦及其鏻盐、有机羧酸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配方增韧环氧树脂为乳白色至浅黄色无溶剂预加速液体环氧树脂,产品数据为:
颜色: 乳白色至浅黄色;
在25℃下的粘度: 2000-80000 mPa.s;
在60℃下的粘度: 120-1800 mPa.s;
环氧含量: 4.50-5.50 eq/kg;
在25℃下的密度: 1.12-1.2 g/cm3;
闪点: 130-140℃;
蒸气压 25℃: 0.01-0.02Pa。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配方增韧酸酐固化剂为改良预加速酸酐液体固化剂,产品数据为:
颜色: 乳白色至浅黄色;
在25℃下的粘度: 3000-3500 mPa.s;
在25℃下密度: 1.13-1.2;
闪点: 135-145℃;
在25℃下蒸气压: 0.5-15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同时在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中选用适量的高效增韧剂以降低无后固化过程中应力引起的开裂行为。
2.在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中选用适量的促进剂以提升非后固化环氧树脂浇铸系统的固化速度,以保证第一段固化过程中非后固化环氧树脂浇铸系统完全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仑利奇合成树脂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仑利奇合成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2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保温燃料电池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细粒铁矿的选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