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流程纯逆流管壳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1660.6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北辰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2;F28F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250305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程 逆流 管壳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热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低温差大温升无相变液体间换热的多流程纯逆流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低温差大温升无相变液体间的换热主要应用于高差较大的区域供热系统的隔压换热设备及电厂疏水冷却器,温差一般只有5℃~10℃实际是越低越好,而且设备的压力较高一般在2.5~4.5MPa是板式换热器所不能承受的,且必须纯逆流才可实现,目前所采用的换热设备形式主要为传统的管壳式、固定管板换热器多台串联结构来满足温差要求或是单台在换热极差的低流速下实现,这就需要牺牲非常大的换热面积。采用单台多流程纯逆流的结构,由于壳侧多流程用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很难实现。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以来致力于设计一种能够解决实现壳程多流程纯逆流换热效果好的高效换热器,但至目前止,尚未有新的突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尚没有壳程多流程纯逆流换热效果好的高效换热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流程纯逆流管壳式换热器,该多流程纯逆流管壳式换热器不仅实现了单体换热器多流程纯逆流设计,使其具有耐高温高压、传热效果好、运行阻力小、结构紧凑、对管束无冲击等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流程纯逆流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前端管箱、后端管箱、壳程,其特征是:壳程由壳侧外导流进出口端、前管板、后管板、分程隔板、换热管束、折流杆组、分瓣壳体组成,
所述的壳侧外导流进出口端由装有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的外导流筒体和内导流筒体组成,外导流筒前端与前管板焊接连接,后端与分瓣壳体焊接连接,内导流筒前端空置,后端连接在分瓣壳体前端,
换热管束穿过折流杆组及前管板、后管板,换热管束两端分别与前管板、后管板焊接或胀接连接,中间受折流杆组支撑;
中间分程隔板与前管板和外导流筒、内导流筒、分瓣壳体焊接连接,中间分程隔板中心板与后管板焊接连接,设有管程进出口的前管箱内设有与中间分程隔板对应的前端分程隔板,后管箱内设有与中间分程隔板中心板对应的后端分程隔板。
靠近所述的壳程出口的中间分程隔板与外导流筒、内导流筒围成半圆环形的出口导流腔,靠近所述的壳程进口的中间分程隔板与外导流筒、内导流筒围成半圆环形的进口导流腔。
所述的分瓣壳体至少为2瓣,且与中间分程隔板焊接后组成圆形筒体。
所述的中间分程隔板相互平行,流程数至少为2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多流程纯逆流设计具有换热效果好,可实现低温差高温升换热;由于采用圆形壳体的传统换热器形式,具有耐高温高压及检修维护方便的特点,是板式换热器所不具备的;由于壳侧管束支撑采用折流杆式支撑结构使其具有换热效果好流体阻力小的特点;由于壳侧进出口采用外导流缓冲结构,不仅避免了流体对管束直接产生的冲击增大了进口的流通面积大大的降低了液体进出口流速,而且将流体倒流至管束的最端部进入管束使管束换热无死区;由于采用壳程壳体分瓣外装的结构形式分瓣不少于两瓣,使较为复杂的壳程多流程结构在无法实现的壳体套装情况下,通过分瓣的壳体的扣装较为简单的实现,从而实现壳程多流程设计制造,壳侧用中间分程隔板将圆形壳体分成多流程;设备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是一种高效的节能换热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流程纯逆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1的B-B视图。
图中:1.前管箱,2.管程出口,3.前管板,4.外导流筒体,5.壳程进口,6.进口导流腔,7.内导流筒体,8.换热管束,9.折流杆组,10.中间分程隔板,11.中间分程隔板中心板,12.后管板,13.后管箱,14.前端分程隔板,15.后端分程隔板,16.分瓣壳体,17.出口导流腔,18.壳程出口,19.管程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所示:
实施例1,一种多流程纯逆流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前端管箱1、后端管箱13、壳程,其特征是:壳程由壳侧外导流进出口端、前管板3、后管板12、分程隔板、换热管束8、折流杆组9、分瓣壳体16组成,
所述的壳侧外导流进出口端由装有壳程进口5和壳程出口18的外导流筒体4和内导流筒体7组成,外导流筒前端与前管板焊接连接,后端与分瓣壳体焊接连接,内导流筒前端空置,后端连接在分瓣壳体前端,
换热管束穿过折流杆组及前管板、后管板,换热管束两端分别与前管板、后管板焊接或胀接连接,中间受折流杆组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北辰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北辰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1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
- 下一篇:H桥型直流电机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