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热发电风机自耗电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0538.7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尤春雨;汪安逸;张军廷;杨波;杨平;王恒;陈海燕;刘武扬;覃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佰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10009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发电 风机 耗电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余热发电风机自耗电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余热发电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节能减排项目,采用风机引烟气热风的余热发电系统其原理都是利用风机将高温烟气引入余热锅炉,热能被转化为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通过汽轮机做功从而拖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
风机是余热发电生产的关键设备,功率较大,多采用变频调速控制。以烧结余热发电生产为例,随着烧结生产变化,环冷机一段和二段的矿料温度不断变化,为了在保证矿料冷却效果的前提下更好的利用热能,需要不断对风机转速进行调节。常规控制一般采用环冷机烟罩一段烟温和二段烟温为参考对风机频率进行调节。但这种控制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烟罩处烟温受矿料影响较为直接,变化频繁,波动大,容易造成风机转速的频繁调节,导致循环风机耗能增加。风机功率大,耗电大约占余热发电系统总耗电的80%以上,因此合理地调节风机转速,优化风机的自耗电非常重要,并可以在降低余热发电系统自耗电比例的情况下,提高发电量和供电量。
同时,由于烧结工艺的复杂性和矿料变化,产生不同的矿料冷却特性,如果风机还是采用不变的调节方法,不能综合多种因素制定调整方案,势必会造成余热利用的浪费和风机耗能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风机进行最优化调节,风机自耗电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发电风机自耗电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模块;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影响风机频率的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现场设备的运行,并对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影响风机频率的数据执行最优规则库运算来计算风机的调整频率;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控制模块最优规则库计算的风机调整频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余热发电风机自耗电方法,包括:
采集影响风机频率的数据;
控制现场设备的运行,并对所述采集到的影响风机频率的数据执行最优规则库运算计算出风机的调整频率;以及
输出所述控制模块最优规则库计算出的风机调整频率。
由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通过综合判断矿料生产工艺情况和余热发电生产情况,实时监控发电量与自耗电量,综合判断风机运行参数,采用最优控制规则对风机频率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对风机进行最优化调节,风机自耗电较高的问题,保证风机在最优状态下运行,使风机自耗电始终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余热发电风机自耗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余热发电风机自耗电装置中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余热发电风机自耗电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做详细公开的说明,首先,参考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余热发电风机自耗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提供的以下各实施例中,其对应的结构包括图1所示系统的部分或者全部组成部分。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发电风机自耗电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模块;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影响风机频率的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现场设备的运行,并对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影响风机频率的数据执行最优规则库运算来计算风机的调整频率;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控制模块最优规则库计算的风机调整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佰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佰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0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