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孔曲形型材零件弯曲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7329.1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4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勇;王呈方;张化伟;李先兵;茅普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孟庆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孔曲形型材 零件 弯曲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孔曲形型材零件弯曲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腹板上开孔的船舶型材构件的弯曲成形加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和海洋平台等结构中,常见一类腹板上开孔的曲形零件,如开设流水孔的船底纵骨,这种零件的加工内容包括:开孔、弯曲成形等工作。生产过程中,型材加工生产线上工位布置情况一般是,开孔工位在前面,弯曲加工工位在后面。因此,比较理想的工序是先开孔后弯曲成形,使得生产节拍更顺畅,效率更高。但是,开孔后的型材在弯曲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具体是:正弯时窄边容易出现颈缩现象,反弯时窄边容易起皱。特别是,当成形线型的曲率半径较小时,上述现象更为明显,甚至造成材料破坏,无法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因此,生产中,一般采用先弯曲后开孔的工艺方法,即先进行弯曲成形加工,然后运回上一个工位进行开孔。但是,这种工艺方法非常麻烦,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开孔曲形型材零件弯曲加工方法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开孔曲形型材零件弯曲加工方法,能够完成大多数船舶开孔曲形型材零件弯曲加工工作,所加工的零件满足船舶零件质量要求,生产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孔曲形型材零件弯曲加工方法,包括:放置嵌补块和弯曲加工方法。该嵌补块的形状与开孔一致,尺寸略小于开孔,厚度与腹板一致。生产中,先对型材进行开孔,然后将嵌补块放置在开孔中,再进行弯曲加工;弯曲成形后,取下嵌补块,完成加工。弯曲加工过程中,由于下模具的支承作用,嵌补块不会掉落。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嵌补块四周具有坡度角,方便安装和取下。
本发明可以按照工厂型材加工工位的设置,先开孔再弯曲加工,成形后的开孔零件满足船舶零件质量要求。本发明中的嵌补块,可以使用切割内孔时割下的材料,变废为宝。加工方法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开孔型材及嵌补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型材开孔处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中1.型材,2.开孔,3.嵌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是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开孔曲形型材零件弯曲加工方法,包括:放置嵌补块和弯曲加工方法。
如图1 所示,嵌补块形状与开孔相同,尺寸略小于开孔,厚度与腹板一致。如图2所示,嵌补块四周加工成坡度,便于安装和取下。坡度角θ一般可取为2~3°。
弯曲加工的方法为:
(1)型材材料进行开孔;
(2)将开孔材料放置在弯曲加工设备上,在开孔处放置嵌补块;
(3)弯曲成形加工,直至形状符合要求;
(4)取下嵌补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