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5739.2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0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莘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文莘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9/00;F21V13/02;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赵根喜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灯泡 | ||
1.一种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包括:
一基座,所述基座为圆形板体,所述基座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
多个散热鳍片,所述多个散热鳍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的背面;
一电源接头,所述电源接头设置于所述基座的背面,并连接于所述多个散热鳍片的另一端;
一基板,所述基板一侧面贴靠于所述基座的正面,所述基板另一侧面具有一承载面;
多个发光芯片,所述多个发光芯片以圆环状排列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承载面的外围;
一导光壳体,所述导光壳体设置于所述基座的正面,所述导光壳体贴靠于所述基座的一侧具有一个可覆盖于所述多个发光芯片表面的入光面;以及
一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置于所述导光壳体的内侧面;
其中所述多个发光芯片环绕于所述反光层的周围,且所述多个发光芯片产生的光线经由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壳体内,使得所述多个发光芯片产生的光线于所述导光壳体内传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壳体的厚度是从所述入光面处逐渐朝向所述导光壳体的顶端中央处由厚变薄地逐渐缩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鳍片与所述基座采铝合金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多个散热鳍片是以与所述基座垂直且以放射状排列方式设置于所述基座的背面;每一个所述发光芯片安装的位置对应于每一个散热鳍片与所述基座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铝基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位靠近外侧位于每一个所述散热鳍片彼此间隙之间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从所述基座正面贯通到所述基座背面的导流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还包括:
一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多个发光芯片及所述电源接头连接,以提供所述发光芯片以电流;及
一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覆于所述驱动电路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以及所述保护壳安装于所述基板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多个发光芯片中央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背面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驱动电路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壳体的材料内掺杂有多个光扩散粒子。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均温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的表面具有用以反射光线的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文莘,未经潘文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57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