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2031.1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2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严华荣;董二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三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14 | 分类号: | D04H3/14;D04H3/005;D01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生产工艺 | ||
1.一种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按以下重量比配置原辅料:聚丙烯树脂和助剂微囊的重量比为(70~85):(30~15);
b)将所述原辅料经过搅拌器(1)搅拌,使原辅料混合均匀;
c)通过真空吸料器(2)将混合好的原辅料连续输送到螺杆挤压机(3);
d)所述原辅料由螺杆挤压机(3)熔融压缩以后成为粘流态的熔体,经过熔体管道输送到熔体过滤器(4)过滤,然后进入计量泵(5);
e)所述计量泵(5)定量输出熔体,输出范围为50~350升/小时,随后进入纺丝模头(6);
f)所述熔体进入纺丝模头(6)后,经过喷丝板的喷丝孔,被挤压成与喷丝孔数目相对应的连续熔体细流;
g)所述熔体细流连续从喷丝孔挤出后,在工艺冷却风的作用下,经过牵伸风道(7)将熔体细流冷却牵伸定型形成纤维,再经过扩散风道(8),使纤维均匀的吸附到成网输送带上,形成连续的网状纤维层;
h)在所述成网输送带的连续输送下,连续的纤网经过热轧机(9);
i)在所述热轧机(9)的碾轧作用下,纤网形成无纺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微囊采用复凝聚法或者界面聚合法制取,所述助剂微囊的囊壁为耐热的聚酯材料,所述助剂微囊的内部含有整理助剂,所述整理助剂与聚酯材料的质量比为(6.8~7.3)∶(93.2~92.7),所述助剂微囊的平均粒径为600~80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材料为聚脲型树脂或者聚硅氧烷型树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助剂为抗老化保护剂、防水整理剂、抗菌整理剂、防霉蛀整理剂和织物阻燃剂中至少一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微囊采用水相分离法或者界面聚合法制取,所述助剂微囊的内部含有印染助剂,所述助剂微囊的囊壁为水溶的高分子材料,所述印染助剂与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为(30.6~45.9)∶(69.4~54.1),所述助剂微囊的平均粒径为40~70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助剂为色母粒、渗透剂、还原剂、分散剂、消光剂中至少一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二醇醚、环氧树脂中至少一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微囊采用油相分离法或者界面聚合法制取,所述助剂微囊的内部含有印染助剂,所述助剂微囊的囊壁为溶于有机溶剂的聚酯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助剂为清洗剂、乳化剂、固色剂、显色助剂中至少一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丙烯酰胺、聚氨基甲酸酯中至少一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三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三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20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MOLED显示屏的OTP装置及其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旋转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