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落架故障飞机安全着陆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91211.8 申请日: 2014-05-08
公开(公告)号: CN103963986A 公开(公告)日: 2014-08-06
发明(设计)人: 马新攀 申请(专利权)人: 马新攀
主分类号: B64F1/02 分类号: B64F1/02
代理公司: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代理人: 季发军
地址: 473000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起落架 故障 飞机 安全 着陆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运输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落架故障飞机安全着陆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自从飞机的发明,人类环球旅行的时间大大缩短了,错综复杂的空中航线把世界各国连接起来,为人们提供了既方便又迅速的客运。飞机把不同地区的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不断地交流,人们播种友谊,传达信息,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人类的文明。但是,飞机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更由于飞机特殊的航行方式和结构特点,致使每一次的事故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尤其在飞机下降和着陆阶段最易发生严重事故,例如:2013年6月10日,印度尼西亚鸽记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东努沙登加拉省首府古邦机场迫降时起落架未落下,致机体腹部着陆,机体中部机翼与机身连接处折损,事故导致多人受伤;2014年2月4日,幸福航空一架新舟60在郑州新郑机场降落滑行过程中,飞机前起落架意外收起,机头着地,所幸无人员伤亡。可见,起落架尤其是前起落架无法正常收放是飞机事故中最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诱因之一,具体来说,起落架是飞机下部用于起飞降落或地面滑行时支撑飞机并用于地面移动的附件装置,是唯一一种支撑整架飞机的部件,没有它或者起落架不能正常打开、落下,飞机便不能在地面移动,即飞机无法着陆。针对这种状况,目前的办法只有迫降,并在飞机跑道上喷洒泡沫,以减少飞机与地面之间的阻力,但这种被迫的硬着陆,不仅会对机身造成极大损坏,稍有不慎还会造成机毁人亡的惨案。

CN 201102632Y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飞机软着陆降落装置,即是在飞机场的降落道上设置一个能满足飞机降落的长方形着降板,着降板下方设置若干能自由滚动的轮子,着降板上方铺设厚橡胶板,板上面铺软泡沫垫,着降板正中上方两边装上数道阻拦索,着降板后方排列设置若干可张开的大型降落伞。该方案虽然结构简单,但在实际使用时不仅无法保证飞机的准确定位,而且表面铺设的软泡沫垫也难以承受飞机落下时的冲击力和摩擦力。

CN 103507963 A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飞机软着陆装置,当降落飞机出现故障时可一头扎入网套里使飞机降落在板车上,利用板车上的制动来消耗飞机降落的惯性动能。当出现大雾天在飞行员看不清跑道时,飞行员可根据板车中间信号灯以及板车左信号灯、板车右信号灯、前信号灯的提示确定跑道的位置使飞机滑动驶入板车上。虽然该申请考虑到了飞机降落时惯性缓冲、制动和雾天定位的问题,但是在飞机降落在着陆装置上的位置发生较大偏差时,无法及时进行调整,极易使飞机从着陆装置上滑落下来。

CN 201321163Y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飞机在飞行中出现故障时的安全降落平台。包括着降平台和在其两端的着降跑道,着降平台包括由四周围墙构成的长方体的井状坑和铺在坑上的石棉垫子,坑中填满沙,着降跑道是个三面有墙体的楔形体,位于着降平台的长向的两端,形成两个坡,坡面铺石棉垫子,楔形体里填满沙,平台坑底部中间高,两边低,呈鱼背状。采用这样的结构,当飞行中出现故障的飞机实现软着陆时,可避免飞机降落时与地面发生剧烈碰撞,或与地面磨擦而起火爆炸造成伤亡损失,但是铺设该跑道的成本较高,不便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震缓冲能力强、定位准确便捷、飞机降落位置灵活可调,并且成本较低的起落架故障飞机安全着陆装置。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落架故障飞机安全着陆装置,包括设置牵引机构的着陆板和设置在着陆板下面的滑动机构,所述着陆板上部设置横截面为“M”型的弹性钢板,所述弹性钢板上设置柔性卸能层,所述着陆板与弹性钢板之间的腔内设置补偿气囊。

所述弹性钢板中部凹陷处设置飞机位置自动修正装置。

所述着陆板与“M”型的弹性钢板一体化设置。

所述着陆板与滑动机构之间设置间距微调机构。

所述着陆板与牵引机构之间设置隔离保护架,所述隔离保护架上设置柔性网兜。

所述着陆板的底部设置制动机构。

所述飞机位置自动修正装置包括设置在“M”型的弹性钢板上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通过链条与电机、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设置在传动板的底部重力传感器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新攀,未经马新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1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