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器及其密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0138.2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8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长友;王忠杰;王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G01D11/26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1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及其 密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及其的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较高防护水平的小型化、经济型传感器,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使用者的迫切需求,这就对传感器的密封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传感器密封结构设计,通常会采用由O型密封圈与壳体形成的过盈配合,作为主体与壳体接合处的密封方法;而采用出线夹紧接头、防水接头、橡胶衬套等零部件,作为壳体出线处的密封方法;并且往往会忽略对于输出轴部分的密封。
由于直径在φ48mm以下的小、微型传感器,为了节省安装空间,外周多采用不规则形状设计,这就使其无法使用O型密封圈,也就难满足较高的防护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传感器内部空间、用户安装空间等条件的制约,电缆出线部位无法使用如出线夹紧接头、防水接头、橡胶衬套等具有防护作用的零部件。而目前已知的完全靠注胶填充传感器出线处来固定电缆的方式,由于填充胶往往只附着传感器本体的1~2个面,附着力小,使得电缆的抗拉力值只有3~4kgf,在电缆受到拉扯或根部折弯时容易松脱,影响防护效果,这就使出线处的密封方案,成为高防护小型化传感器设计制造的又一障碍。而目前对于在装配、储运等传感器的非运转状态下的防护,也往往是被忽略的。
对于传感器,灰尘及杂质会使其内部的精密器件受到污染,从而影响信号输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所以较高的防护,对于传感器的正常运转,是十分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及其密封方法,以解决高防护、小型化传感器密封方法受结构、空间等因素制约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电路板与主体固定连接,主轴与主体之间采用接触式密封轴承,在轴承与主体配合面上设置存胶槽一,该存胶槽一内填充有柔性密封胶一,使之形成一个密封圈,该主体与壳体的接合处有存胶异型环槽二,该存胶环槽二内填充有柔性密封胶二,形成一个异型的密封圈,壳体出线处有存胶仓,是由壳体和焊接有电缆的印制板之间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电缆从该存胶仓内部贯穿,电缆与存胶仓之间的缝隙用柔性密封胶三填满,存胶仓两侧壳体上有多个凹槽,该凹槽呈锯齿状排列;
具有良好弹性的非金属密封塞,与传感器主轴外端的轴孔过盈配合;
密封盖与壳体上的用户安装拆卸孔卡接,
密封盖与壳体配合面采用沟曲结构。
一种传感器的密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结构组装,将电路板、主体、主轴、接触式密封轴承相互连接;
(二)、待轴承装配完毕后,在存胶槽一内填充柔性密封胶,使之形成一个密封圈;
(三)、当装配主体与壳体时,先在存胶异型环槽二内均匀涂注一层柔性密封胶,再将壳体装配在主体上,使胶完全填充主体与壳体接合处的缝隙,待胶固化后,形成一个异型的密封圈;
(四)、电缆与存胶仓之间的缝隙用柔性密封胶填满,待胶固化后,形成稳固的密封结构;
(五)、采用具有良好弹性的非金属密封塞,安装在传感器主轴外端的轴孔上,与轴孔间采用过盈配合;
(六)、将密封盖安装在壳体用户安装拆卸孔上,密封盖与壳体配合面采用沟曲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较小的空间内,利用新颖实用的结构,使传感器达到较高的防护水平。这种防护不仅存在于传感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于储运、安装、拆卸等非工作状态下,使得传感器始终处在较高防护水平下,这就大大降低了其内部被污染的可能性,也降低了由于污染产生的故障率。由于结构新颖,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十分便捷的,简化了繁琐的装配过程,大大降低了装配难度。同时,这种方法还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使电缆和壳体连接处的抗拉强度提高了近1倍,这样就足以保证电缆在受到较大的拉扯和弯曲时,不易从壳体内脱离,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也间接增强了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电缆出线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主轴与主体接合处存胶槽一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主体与壳体接合处存胶异型环槽二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未经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0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