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透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4400.2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5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森;刘晟齐;孙宜嶙;董人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29 | 分类号: | G02F1/29;G02F1/1343;G02F1/133;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透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透镜装置,尤指一种用于液晶屏幕的液晶透镜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变焦镜是以液晶材料制作的变焦元件,其施加适当的电压后,可使液晶材料的折射率如光学变焦元件产生曲率变化般改变,使通过的光线被折射分光,达到变焦的效果,近年更积极应用于3D屏幕,以作为2D/3D的转换器。现有的液晶变焦镜又可分为对称式液晶变焦镜及非对称式液晶变焦镜,对称式液晶变焦镜在使用者正视3D屏幕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3D视觉效果,如图1的A区所示,但当使用者为斜视的范围时则会失去其变焦效果,造成斜视漏光的情况发生,如图1的B区所示,而非对称式液晶变焦镜在施加顺向电压或逆向电压的情况下,使用者则仅能在3D屏幕的左侧或右侧的斜视范围才能得到较佳的3D视觉效果,如图2A及图2B的A区所示。
根据以上所述,现有3D屏幕的3D视觉效果仅于一固定范围内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而为了得到良好的3D视觉效果,使用者需根据3D屏幕的视角范围,以正视或斜视的固定方式观赏3D影像,因此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也大幅减少了使用者的使用意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憾,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透镜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多个第一主电极、多个第一辅电极、第一配向层、第二基板、多个第二主电极、多个第二辅电极、第二配向层、液晶层及电压供应单元。上述的多个第一主电极以及多个第一辅电极交错排列于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配向层配置在第一表面上并覆盖于上述的多个第一主电极以及多个第一辅电极上,上述的多个第二主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辅电极交错排列于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第二配向层配置在第二表面上并覆盖于上述的多个第二主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辅电极上,第一配向层与第二配向层之间更配置液晶层。所述多个第一主电极被划分成第一部份与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的多个第一主电极与第二部分的多个第一主电极交错排列,所述的多个第一辅电极被划分成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且第三部分的多个第一辅电极与第四部分的多个第一辅电极交错排列,所述的多个第二主电极被划分成第五部分与第六部份,且第五部分的多个第二主电极与第六部份的多个第二主电极交错排列,而所述的多个第二辅电极被划分成第七部分与第八部分,且第七部分的多个第二辅电极与第八部分的多个第二辅电极交错排列,电压供应单元则用以提供第一电压至第一部分的多个第一主电极与第五部分的多个第二主电极、提供第二电压至第二部分的多个第一主电极与第六部份的多个第二主电极、提供第三电压至第三部分的多个第一辅电极与第八部分的多个第二辅电极、以及提供第四电压至第四部分的多个第一辅电极与第七部分的多个第二辅电极,其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三电压,第三电压大于第四电压,且第四电压大于第二电压。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液晶透镜装置可通过电压供应单元给予多个第一主电极、多个第一辅电极、多个第二主电极及多个第二辅电极不同的驱动电压,使液晶层可根据不同的驱动电压变换轴向及折射率,因此3D屏幕可在不同视角范围内形成良好3D视觉效果,故3D屏幕可根据使用者的视角位置选择不同的驱动电压,以在不同视角范围内具有良好3D视觉效果,达到使用者不需配合3D屏幕的视角,即可以正视或斜视的方式于单一的3D屏幕观赏3D影像的目的,不仅可减少使用者的不便,更可大幅增进使用的意愿。
附图说明
图1为正视有效视角的示意图;
图2A为斜视有效视角的示意图;
图2B为斜视有效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晶透镜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的液晶透镜装置的其中一种运作方式的流程图;
图5B为使用者位置与3D屏幕夹角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液晶透镜装置的另一种运作方式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液晶透镜装置的再一种运作方式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第一基板
110 第一主电极
111 第一部分
112 第二部分
120 第一辅电极
121 第三部分
122 第四部分
130 第一配向层
140 第一表面
200 第二基板
210 第二主电极
211 第五部分
212 第六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4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配对资源管理函数的自适应挖掘和分析方法
- 下一篇:仿真祭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