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矿井通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8180.2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秦跃平;杨小彬;吴建松;孔松;刘伟;郝永江;宋怀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矿井 通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煤矿全矿井通风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矿井通风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对全矿井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具有长期而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存在热害问题的高温矿井,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通风方法)是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保障。
现有技术中,按进、回风井在井田内的位置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及混合式。中央式通风系统具有井巷工程少、初期投资省的优点。因此,矿井初期宜优先采用。在井巷热环境条件和风量不变的情况下,井巷风流的温升是随其流程的加长而增大的。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对于高温矿井,随着井田开拓面积的扩大,通风路线长度不断增加,通风网络愈发复杂,传统通风方法便会出现通风能力不足等问题,不利于矿井降温。另外,若矿井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可近似视为绝热压缩热力过程,其对风流的加热作用是比较显著的,亦不利于矿井降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矿井通风方法,该方法能有效缓解井下高温热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高温矿井通风方法,包括:
集中进风、分散回风方式;
多风井抽出式通风方式。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温矿井通风方法,由于采用集中进风、分散回风方式;多风井抽出式通风方式,适用于高温矿井的全矿井通风,通过该方法能有效缓解井下高温热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温矿井通风方法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
1—进风井;2—等候室;3—中央风井;4—永久风门;5—集中进风大巷;6—初期上山采区下部车场;7—;8—初期上山采区中部车场;9—初期上山采区工作面进风平巷;10—初期上山采区;11—初期上山采区采煤工作面;12—初期上山采区工作面回风平巷;13—溜煤眼;14—初期上山采区回风上山;15—调节风门;16—绞车房;17—初期上山采区进回风上山联络巷;18—初期下山采区进风下山;19—初期下山采区中部车场;
20—初期下山采区工作面进风平巷;21—初期下山采区采煤工作面;22—初期下山采区工作面回风平巷;23—初期下山采区;24—溜煤眼;25—初期下山采区回风下山;26—初期采区集中回风大巷;27—延伸上山采区;28—延伸下山采区;29—延伸采区集中回风大巷;30—边界风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高温矿井通风方法,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
集中进风、分散回风方式;
多风井抽出式通风方式。
初期采区与延伸采区均采用副井主要进风、主井辅助进风及主要进风大巷集中进风的进风方式,初期采区通过中央工业广场风井进行回风,延伸采区通过井田边界风井进行回风;
主要通风机分别安装在中央工业广场回风井口与井田边界回风井口出,全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
本发明的高温矿井通风方法,适用于高温矿井的全矿井通风,通过该方法能有效缓解井下高温热害。
本发明的高温矿井通风方法为一种集中进风、分散回风方式与多风井抽出式相结合的通风方法,具体为:①初期采区与延伸采区均采用副井主要进风、主井辅助进风及主要进风大巷集中进风的进风方式,初期采区通过中央工业广场风井进行回风,延伸采区通过井田边界风井进行回风;②主要通风机分别安装在中央工业广场回风井口与井田边界回风井口出,全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