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矿井通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8180.2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秦跃平;杨小彬;吴建松;孔松;刘伟;郝永江;宋怀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矿井 通风 方法 | ||
1.一种高温矿井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中进风、分散回风方式;
多风井抽出式通风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矿井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
初期采区与延伸采区均采用副井主要进风、主井辅助进风及主要进风大巷集中进风的进风方式,初期采区通过中央工业广场风井进行回风,延伸采区通过井田边界风井进行回风;
主要通风机分别安装在中央工业广场回风井口与井田边界回风井口出,全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矿井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
新鲜风流由进风井(1)进入井下,经过井底车场进入井下集中进风大巷(5),通过初期上山采区(10)下部车场(6)进入初期上山采区进风上山(7),通过初期上山采区中部车场(8)进入初期上山采区采煤工作面进风平巷(9),通过工作面(11)进入初期上山采区采煤工作面回风平巷(12),进入初期上山采区回风上山(14),汇入集中回风大巷(26),最终通过中央广场风井(3)回到地面;同时,新鲜风流由集中进风大巷(5)进入初期下山采区进风下山(18),通过初期下山采区中部车场(19)进入初期下山采区采煤工作面进风平巷(20),通过工作面(21)进入初期下山采区采煤工作面回风平巷(22),进入初期下山采区回风下山(25),汇入集中回风大巷(26),最终通过中央广场风井(3)回到地面;
同样,延伸上山采区(27)、下山采区(28)均通过集中进风大巷(5)进风,通过各自工作面后,乏风汇入延伸采区集中回风大巷(29),最终通过边界风井(30)回到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1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