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酸铜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6294.3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8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岩;时伟;董怡村;王英杰;赵泽;郭蕾蕾;罗胜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06 | 分类号: | H01M4/06;H01M4/08;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钒酸铜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锂一次电池正极材料的Cu5V2O10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由于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工作温度范围宽、比功率大、放电平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表、计算机存储器后备电源、掌上电脑、通信设备、卫星、导弹、心脏起搏器、安全报警等设备中。目前商品化锂一次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为MnO2,但MnO2需特殊处理,其理论容量只有308mAh/g,限制了锂电池的性能的提高和应用,急需寻找新型高性能锂电池正极材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锂电池的放电容量及性能同其正极材料密切相关,钒酸铜材料由于具有层状结构,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除,并且具有价格低,能量密度高,理论比容量高等优点,人们对不同种类的钒酸铜材料进行了研究,以获得具有较高容量的锂/钒酸铜一次电池。含有不同比例的铜、钒、氧的复合氧化物统称为钒酸铜,根据铜、钒、氧比例的不同,钒酸铜具有多种不同的组成与结构。M. Morcrette等人研究了 Cu2.33V4O11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发现这种钒酸铜可以嵌入大约5.5个锂离子,其放电压在2.7V,并具有良好的可逆性。以CuV2O6作为正极材料的一次电池在37oC时放电容量可以达到514mAh/g,展现出良好的放电性能。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诸多优势的发现,其应用也迅速发展。钒酸铜一维纳米电极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提高了质子的扩散性能,增大了活性物质与电极间的接触,减小电极、电池内阻,显著提高电极高温与高倍率放电性能,在锂一次电池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Cu5V2O10材料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价格低廉,制备容易,尹贻彬等人以钒酸钠和硝酸铜为原料,醋酸钠为添加剂,采用水热与模板法结合的方法较短时间内制备出了六角形碱式钒酸铜微纳米结构,研究了醋酸钠的加入量、水热时间对碱式钒酸铜制备的影响,但对其电化学性能尚未研究,而对于纳米材料,其形貌、制备方法等都与性能密切相关,尤其是电化学性能对其作为一次电池电极材料所展现出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可见,通过合适的方法制备形貌规则、性能优异的Cu5V2O10纳米颗粒对开发新型锂/钒酸铜一次电池电极材料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性能优良的钒酸铜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一步水热法结合热处理制备出球形Cu5V2O10纳米颗粒。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钒酸铜纳米颗粒,组分为 Cu5V2O10,关键在于所述Cu5V2O10为粒径 50-300 nm的球形纳米颗粒。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钒酸铜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室温下,将铜盐、正钒酸钠、无水乙酸钠按摩尔比5:2-5:5-10配制成混合溶液;
2)将上述溶液转移至反应釜内,140-170℃、反应6-72h;
3)反应完毕后冷却到室温,分别以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产物3-5次,60-80℃干燥2-24h,得前躯体;
4)将前躯体在520-650oC下煅烧1-6h,得钒酸铜纳米颗粒。
所述铜盐为硝酸铜、或硫酸铜、或氯化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学院,未经石家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62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吸尘器及其过滤装置的清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座盖的座椅型电子座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