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土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槽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5907.1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成;刘长军;蒋宏;葛亮;孙学录;柴再生;殷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5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土栽培 基质 及其 栽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无土栽培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土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槽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国非耕地设施无土栽培蔬菜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西北地区发展尤为迅速,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栽培技术的组装配套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常规栽培基质原料存在两方面的不利:一是以草炭、蛭石、珍珠岩等原料为配方的栽培基质,依赖外地调进,成本高,局限性较大;二是本地化的以玉米秸秆、菇渣、鸡粪、牛粪、炉渣等原料为主的栽培基质,成分复杂,配比要求较高,农户很难掌握,且配料时间长,有机原料需充分发酵,在原料准备及混配过程中需2个月时间,耗时耗工,对蔬菜栽培茬口的合理安排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非耕地蔬菜栽培中基质原料过于单一、配制工序繁琐、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无土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槽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按体积比为:玉米秸秆、菇渣、牛粪、鸡粪以及河沙按4:1:1:1:3配比得到混合物A,将每立方米混合物A中还须再加入生物菌肥0.5公斤。
进一步、所述倒入栽培槽中的混合物A厚度为0.2米,然后在混合物A上面再铺设0.1米的细河沙,每立方米的细河沙中要加入控释肥1公斤、保水剂0.3公斤,混合为混合物B。
进一步、玉米秸秆需要粉碎为5-10cm的段。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土栽培栽培槽结构,包括栽培槽1、红砖2、滴灌管3,其特征在于,栽培槽1的槽口左右两边各铺设有两层红砖2,栽培槽1内设有滴灌管3,所述栽培槽1深度为0.2米,红砖的铺设厚度为0.1米。
进一步、栽培槽1宽0.6米,长度可随温室的大小设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技术操作简单,可在短期内组织生产,各种原料随配随用,可直接栽培蔬菜,省去了常规无土栽培中基质料需要前期预发酵腐熟的漫长过程,有效缩短了蔬菜栽培周期。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河沙保水保肥,不伤苗,控释肥可缓慢释放蔬菜苗期所需的营养,诱根深入;保水剂可确保河沙中水分含量均匀一致,水分集中供应作物根部,减少了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实现了节水节肥。生物腐熟剂可促进秸秆缓慢熟化,在蔬菜生长旺盛期熟化程度可达80%以上,确保根系正常生长,不烧根。鸡粪、牛粪、菇渣可有效改善栽培料的物理性状,并提供肥源,保证蔬菜生长中后期营养的均衡供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土栽培栽培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栽培槽1、红砖2、滴灌管3。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土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槽结构组合实施如下:
按体积比为:玉米秸秆、菇渣、牛粪、鸡粪以及河沙按4:1:1:1:3配比得到混合物A,将每立方米混合物A中还须再加入生物菌肥0.5公斤,将每立方米的细河沙中要加入控释肥1公斤、保水剂0.3公斤,混合为混合物B,所述玉米秸秆需要粉碎为5-10cm的段。
无土栽培栽培槽结构,包括栽培槽1、红砖2、滴灌管3,其特征在于,栽培槽1的槽口左右两边各铺设有两层红砖2,栽培槽1内设有滴灌管3,所述栽培槽1深度为0.2米,红砖的铺设厚度为0.1米,所述栽培槽1宽0.6米,长度可随温室的大小设立。
所述倒入栽培槽中的混合物A厚度为0.2米,然后在混合物A上面再铺设0.1米的混合物B。最后可直接在上面完成定植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未经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5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土栽培小麦的方法
- 下一篇:向土壤内快速安装棉芯的方法及定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