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褥愈油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73124.X 申请日: 2014-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5012605A 公开(公告)日: 2015-11-04
发明(设计)人: 陈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 陈庆华
主分类号: A61K36/889 分类号: A61K36/889;A61K36/896;A61K9/70;A61P17/02;A61K31/52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中药 褥愈油纱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褥愈油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以组织难以愈合的、慢性伤口为主要特征的、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压疮一旦形成,不仅影响病情,给病人增加痛苦,而且压疮可并发骨髓炎、败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现有技术中,中医尚无操作方便、治疗压疮疗效显著的治疗措施。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治疗压疮疗效显著的治疗压疮的中药褥愈油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褥愈油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压疮的中药褥愈油纱的组方:血竭50g,黄柏50g,紫草100g,紫花地丁100g,三七50g,VB2片100片,凡士林150g,麻油1Kg。

所述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褥愈油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压疮的中药褥愈油纱的制备方法:将血竭、三七、VB2片研极细末;将紫草、黄柏、紫花地丁入麻油浸泡24小时,文火炸焦,捞出冷却,研极细末,加入凡士林搅拌加热溶化,降温后加入三七、血竭、VB2粉,搅匀成膏;将药膏倒入装有纱布的消毒盒中,无菌纱布剪成12x15cm大小,每10层纱布平摊药膏2mm厚度,加盖高压灭菌备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治疗压疮的中药褥愈油纱,操作方便,治愈率高,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笔者对II、Ⅲ、Ⅳ度压疮患者采用自制褥愈油纱,治疗压疮,效果满意,报告如下:90例压疮患者男49例,女41例,年龄45-93岁。压疮直径1.5-22cm;按压疮溃疡型分度标准,II度压疮33例,III度压疮42例,IV度压疮15例;糖尿病17例,中风瘫痪42例,呼吸、循环衰竭18例,尿毒症6例,其它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均为II、III、IV度压疮,两组年龄、性别、压疮大小、分度、原发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用药方法疗效:

两组压疮创面的预处理:首先要保持创面新鲜、清洁,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对照组:清创后凡士林油纱覆盖,无菌纱布包扎。换药每日1次,当分泌物减少,炎症控制,换药每2日1次,当有新鲜肉芽生长时,换药每3日1次,或酌情减少换药次数。

观察组:清创后,疮面覆盖自制褥愈油纱,IV度疮口用褥愈油纱条置入基底部引流,无菌敷料包扎,两组均治疗10-20天。

疗效评价标准:

创面愈合,结痂并脱落为治愈;创面缩小,无分泌物,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为显效;渗出较少创面无扩大为好转;创面渗出液未减少,创面不愈合或扩大为无效。痊愈加显效加好转为总有效。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

两组于换药20天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45     7     22    10    639(86.67)

观察组  45    24    15     5     144(97.78)

本发明治疗原理:

本发明中黄柏性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中华本草》记载黄柏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其药理作用与黄连大体相似,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及部分真菌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可以有效控制褥疮局部的感染,减少疮面渗出。血竭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外伤出血、脓疮久不收口。《济急仙方》:“血竭治臁疮不合,以药末敷之,以干为度”。紫草具有止血、凉血、活血、生肌、祛腐滋润的功效。三七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紫花地丁,味苦、辛、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可敛疮生肌。VB2是体内黄酶类辅基的组成部分,可有效提高机体的生物氧化,促进局部代谢。药物加麻油煎炸,一则杀毒,二者借助麻油润肤、能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诸药合用,既改善了局部循环、增强了患部营养、控制感染、清除坏死组织、又缓解了局部的水肿和疼痛,达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使褥疮疮面顺利修复的功效。

典型病例1例:

患者女,84岁,3月前因右股骨颈骨折卧床不起,1月前骶尾部、肩胛处皮肤破溃,渗出物较多,查:骶尾部及双侧肩胛处均见压疮,面积较小者5.0×6.0cm,大者9.0×23.0cm,疮面色暗红,深达筋膜,有脓性分泌物渗出,疮面周围红晕水肿,诊为压疮IV度,用本发明换药每日1次,10日后改为2日1次,配合全身营养支持及皮肤减压,19日疮面完全愈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庆华,未经陈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3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