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2609.7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钟德镇;潘新叶;戴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王春丽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在平板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主要朝向广视角,高解析度的方向发展。目前实现广视角显示的液晶显示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边缘场切换(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模式、水平电场面内切换(In Plane Switching,IPS)模式。
液晶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一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夹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采用IPS和FF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为了避免彩色滤光片基板外界电场对液晶指向的干扰,使得显示器内的液晶分子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需要对已经由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组合成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外表面再另镀一层ITO膜,此过程势必会导致生产工序复杂,成本增加,良率降低,穿透率下降。另外,随着液晶显示器的解析度的提高,像素单元减小,每个像素单元内的液晶分子更易受相邻数据线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杂讯的干扰,从而影响液晶分子的旋转,造成穿透率的下降。
目前在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生产时,在液晶滴下的过程中,刚刚滴下的液晶在基板上慢慢扩散开,而框胶的固化也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当液晶扩散至框胶时,而此时框胶尚未固化成型,这将会导致尚未固化成型的框胶内的游离态物质(离子型不纯物)污染液晶材料,导致液晶显示器件出现显示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穿透率较低等上述问题。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设置在液晶层周围的框胶,阵列基板包括面向彩色滤光片基板表面设置的多条相互平行的扫描线、设置在扫描线表面的绝缘层、多条设置在绝缘层表面相互平行且与扫描线交叉绝缘设置的数据线、多个设置在绝缘层表面且呈矩阵分布的像素电极、覆盖在像素电极表面和数据线表面的钝化层、覆盖在钝化层表面的多个与该数据线平行且与该扫描线相交叉的第一公共电极,其中,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相互交叉以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面向该阵列基板表面设置的黑矩阵、色阻层、平坦层和覆盖在平坦层表面的第二公共电极,其中,该第二公共电极为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包括多条横向电极和与该横向电极交叉设置的竖向电极,该横向电极与该扫描线平行并与该扫描线保持一垂直间距且与该扫描线相对重合设置,该竖向电极与该数据线平行并与该数据线保持一垂直间距且与该数据线相对重合设置。
具体地,该色阻层设置在该黑矩阵上和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阵列基板的一侧未被黑矩阵覆盖的部分,该平坦层覆盖在该色阻层的表面。
具体地,该网状结构的第二公共电极设置在该平坦层的表面,且该第二公共电极与黑矩阵相对重合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公共电极的网状结构的竖向电极的宽度比与该竖向电极相对重合设置的黑矩阵的宽度大0至5微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公共电极的网状结构的竖向电极的宽度比与该竖向电极相对重合设置的黑矩阵的宽度小0至4微米。
优选地,该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该阵列基板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的挡墙。
优选地,该挡墙由有机材料形成。
优选地,该挡墙位于该框胶靠近液晶层的一侧,且包围该液晶层四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2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