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拉伸弹簧力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1479.5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拉伸 弹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簧制造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拉伸弹簧力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拉伸弹簧的加工都是采用车床缠绕一次成型,在缠绕过程中靠工人的手动控制盘料、或直料的推进来完成拉伸弹簧的缠绕过程,一般盘料直径较大、直料在缠绕时均不会产生预紧力,致使拉伸弹簧在缠绕时产生缝隙直接影响弹簧的力值,对于直升机、关键部件要求高应力的弹簧来说,很难到达使用要求的力值性能。
在直升机生产中离心限动块弹簧用于螺旋浆箍,限制起伏作用,此零件要求性能较高预紧力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满足图纸的使用力值,现有的加工方法力值低,初拉力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提高拉伸弹簧力值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1、车工:第一次缠绕,将钢丝以盘料放在料架上,钢丝的一端固定的车床进料夹处,根据图纸要求选择挂扣、螺距,进行密绕加工;
2、切断:按图纸要求长度每端留出二次缠绕的余量切断钢丝;
3、回火处理:将第一次缠好的工件回火稳定尺寸,回火的工艺参数根据所用材料确定;
4、将回火后的零件空冷到室温后,零件的一端拽出一部分长度放在车床固定的工装夹具上,进行第二次缠绕;
5、回火处理:将二次缠绕后的弹簧进行回火稳定尺寸,回火的工艺参数根据所用材料确定;
6、回火后的零件按图纸要求加工弯钩;
7、回火处理:将零件进行弯钩部分的稳定处理;
8、立定处理:将弹簧进行5-10次拉伸处理。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二次缠绕技术,第一次缠绕产生一定的应力,在第二次缠绕时由于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的原理,为第二次缠绕有效的增加了预紧力从而提高了弹簧的力值,避免了不必要的试制与浪费提高了弹性零件的一次交检合格率。此发明不仅适用于直升机关键部位的弹簧,适用于所有要求应力较高的重要件的加工和生产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方法如下:
1、车工:第一次缠绕,将钢丝以盘料放在料架上,材料的一端固定的车床进料夹处,根据图纸要求选择适当的挂扣、螺距,进行密绕加工。
2、切断:按要求长度每端留出二次缠绕的余量(一般每端3-4圈)切断钢丝。
3、回火处理:将第一次缠好的工件回火稳定尺寸。
4、钳工:将回火后的零件空冷到室温后,零件的一端(留余量部分)拽出一部分长度装料备用。
5、车工:将零件放在车床固定的工装夹具上,拽出部分装入车床进料夹处,进行第二次缠绕。
6、回火处理:将二次缠绕后的弹簧进行回火稳定尺寸。
7、钳工:回火后的零件按图纸要求加工弯钩。
8、回火处理:将零件进行弯钩部分的稳定处理。
9、立定处理:为了消除应力将弹簧进行5-10次拉伸处理。
10、测力:按要求进行力值检测。
实施例一
制备离心限动块弹簧
图纸要求:
材料:1Cr18Ni9钢丝直径:弹簧外径:
自由高度:60.5±1mm工作圈:38.5±1
第一点力:长度为68.4时力值15.2±1.06N
第二点力:长度为94.4时力值22.5±1.57N
1、车工:第一次缠绕,将钢丝以盘料放在料架上,材料的一端固定的车床进料夹处,根据图纸要求选择挂扣、螺距,进行密绕加工保证弹簧外径:
2、切断:按要求长度每端留出二次缠绕的余量,保证工作圈数44.5-46.5切断钢丝。
3、回火处理:将第一次缠好的工件在温度为360±10℃的回火循环式回火炉中保温30分钟后空冷,稳定尺寸。
4、钳工:将回火后的零件空冷到室温后,零件的一端(留余量部分)拽出一部分长度装料备用。
5、车工:将零件放在车床固定的工装夹具上,拽出部分装入车床进料夹处,进行第二次缠绕保证弹簧外径:
6、回火处理:将二次缠绕后的弹簧在温度为360±10℃的回火循环式回火炉中保温30分钟后空冷,稳定尺寸。
7、钳工:回火后的零件按图纸要求加工弯钩,加工尺寸60.5±1、保证开口尺寸≤3及尺寸6±1。
8、回火处理:将成型后零件在温度为360±10℃的回火循环式回火炉中保温30分钟后空冷,稳定尺寸。
9、立定处理:为了消除应力将弹簧拉至最大工作载荷下长度94.4mm进行5-10次拉伸处理,消除加工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1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