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轿车内的封边式红外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0642.6 | 申请日: | 2014-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3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博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4 | 代理人: | 邓扬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轿车 封边式 红外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采暖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轿车内的封边式红外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轿车内的加热器供暖主要以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对轿车内进行加热,这两种供暖方式都是先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室内的人们从空气中获取热量,然而室内的热空气往往都上升到上层,冷空气存在于下层,这就导致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出现上热下凉的情况。采用对流方式的散热器都要辅助风机进行散热,但是风机在运行中有噪音会影响人们的休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轿车内的封边式红外加热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轿车内的封边式红外加热装置,包括车内的电瓶9和安装在车顶的太阳能板10,车内的电瓶9和安装在车顶的太阳能板10分别与车内的供电电路11的两个电量输入端连接,供电电路11的电量输出端与车内变压升压器7连接,变压升压器7与安装在车门内侧的封边式红外加热器8连接。
所述封边式红外加热器8包括隔热底座1和透光玻璃地板2,透光玻璃地板2固定安装在隔热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隔热底座1和透光玻璃地板2之间设有两条平行的封边3,且两条平行的封边3之间安装有电热器。
所述电热器是由连接两条封边3的多根平行的电热碳棒4形成的结构。
所述封边3内设有导电轨5,且封边3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用于插装电热碳棒4的插入口6。
所述两条封边3的横截面都为矩形。
所述电热碳棒4插入封边3内侧面上的插入口6内,并与封边3内的导电轨5连接。
所述变压升压器7在车内控制主板的控制下调整封边式红外加热器8的供电电压。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用于轿车内的封边式红外加热装置,与其他加热器方式相比具有供热趋于稳定,消耗能源少的特点,本结构在供暖时所耗费的电能仅仅是普通加热器耗能的50%,且本机构还具有防潮、防火、无排放、供热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用于轿车内的封边式红外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封边式红外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封边与电热碳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热底座;2、透光玻璃地板;3、封边;4、电热碳棒;5、导电轨;6、插入口;7、变压升压器;8、封边式红外加热器;9、电瓶;10、太阳能板;11、供电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轿车内的封边式红外加热装置,包括车内的电瓶9和安装在车顶的太阳能板10,车内的电瓶9和安装在车顶的太阳能板10分别与车内的供电电路11的两个电量输入端连接,供电电路11的电量输出端与车内变压升压器7连接,变压升压器7与安装在车门内侧的封边式红外加热器8连接。其中,所述封边式红外加热器8包括隔热底座1和透光玻璃地板2,透光玻璃地板2固定安装在隔热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隔热底座1和透光玻璃地板2之间设有两条平行的封边3,且两条平行的封边3之间安装有电热器;所述电热器是由连接两条封边3的多根平行的电热碳棒4形成的结构;所述封边3内设有导电轨5,且封边3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用于插装电热碳棒4的插入口6;所述两条封边3的横截面都为矩形;所述电热碳棒4插入封边3内侧面上的插入口6内,并与封边3内的导电轨5连接;所述变压升压器7在车内控制主板的控制下调整封边式红外加热器8的供电电压。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是采用电热碳棒作为加热器结构的供热核心,当电热碳棒在通电后会迅速升温,随着电热碳棒表面处于高温状态,电热的表面会形成等离子远红外辐射层,且等离子远红外辐射层在持续高温的条件下会向外不断发生红外辐射。整个过程与太阳照射的原理相似,利用物理特性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再以远红外辐射方式传热,保持稳定的热区,达到阻隔外部冷空气的进入,保证冬季室内采暖和夏季室内除湿的功能。
使用时,可将透光玻璃地板嵌入轿车内的地面上,且透光玻璃地板的表面与轿车内的地面保持平齐。透光玻璃地板位于轿车内地面的中间区域,可根据车内的情况进行分块安装,使得轿车内地面高度不同的区域都能接收到供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博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博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0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供水泵房防淹装置
- 下一篇:制备CMP组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