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平面磁谐振耦合线圈结构的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6325.7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5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童立青;佘远汉;汪思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源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平面 谐振 耦合 线圈 结构 磁共振 无线 电能 传输 装置 | ||
1.基于平面磁谐振耦合线圈结构的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电源(1),具有一输出端,
——高频谐振电源(3),具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
——高频谐振整流电路(10);
所述输入电源(1)连接交流电源负载(2)的一端,所述交流电源负载(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频谐振电源(3)的输入端;
还包括电源线圈(5)、电磁共振发射线圈(6)、电磁共振接收线圈(7)和负载线圈(8),所述电源线圈(5)通过输入串联谐振电容(4)连接所述高频谐振电源(3)的输出端,所述负载线圈(8)通过输出串联谐振电容(9)连接所述高频谐振整流电路(10),所述电源线圈(5)、所述电磁共振发射线圈(6)、所述电磁共振接收线圈(7)和所述负载线圈(8)之间形成耦合连接;
所述电磁共振发射线圈(6)与所述电磁共振接收线圈(7)完全相同;
所述电源线圈(5)与所述电磁共振发射线圈(6)之间相互缠绕构成一个平面结构;所述电磁共振接收线圈(7)和所述负载线圈(8)之间相互缠绕构成一个平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面磁谐振耦合线圈结构的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圈(5)与所述电磁共振发射线圈(6)之间相互缠绕构成一个平面螺旋结构线圈;所述电磁共振接收线圈(7)和所述负载线圈(8)之间相互缠绕构成一个平面螺旋结构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面磁谐振耦合线圈结构的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结构为单层PCB磁平面线圈结构(9),所述单层PCB磁平面线圈结构(9)包括PCB线圈和PCB板,所述PCB线圈的导线宽度为所述PCB线圈半径的10%~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平面磁谐振耦合线圈结构的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圈(5)、所述电磁共振发射线圈(6)、所述电磁共振接收线圈(7)与所述负载线圈(8)采用所述PCB线圈,所述电源线圈(5)与所述电磁共振发射线圈(6)构成一个螺旋的单层PCB磁平面线圈结构(9),所述电磁共振接收线圈(7)与所述负载线圈(8)构成一个螺旋的单层PCB磁平面线圈结构(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平面磁谐振耦合线圈结构的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线圈的材质为铜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平面磁谐振耦合线圈结构的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共振发射线圈(6)、所述电磁共振接收线圈(7)为开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平面磁谐振耦合线圈结构的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共振发射线圈(6)、所述电磁共振接收线圈(7)为闭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源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源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3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杀菌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面向互动电视的手势交互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