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耗能减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59452.4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董达善;张明海;滕媛媛;张艺群;刘海洋;李锦;梅潇;乔榛;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F16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耗能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耗能减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上抗震的摩擦耗能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面对起重机抗震设计,传统的方法是考虑如何提高结构自身硬性抵抗地震的能力。对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来说,若仅从加强结构自身强度来进行抗震,则岸桥自身的结构重量会大大超出设计预期,对于港口码头的地基承载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若采用在起重机上安装减隔振装置来抗震,其设计的减隔振装置一定要综合考虑起重机自身的动态特性和地震波的频谱特性,另外,由于港口起重机庞大的体积和重量,减隔振装置造价昂贵,对制造商来说成本太高,难以普及。
所以,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在现今的大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上都是行不通的,必须寻求更为有效的抵抗地震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耗能减震装置,应用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上,使起重机在地震发生中避免结构破坏,使其在地震过后能够继续正常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耗能减震装置,其安装在需要减震的设备上,该摩擦耗能减震装置包含若干摩擦耗能减震节点,所述的摩擦耗能减震节点包含通过紧固件连接的主板、副板和摩擦片,所述的主板上开设滑动槽,该滑动槽的开设长度方向与主板的受力方向一致,该主板固定连接需要减震的设备,所述的副板设置在主板两侧,该副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摩擦片设置在主板和副板之间,该摩擦片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的紧固件包含螺栓和螺母。
所述的滑动槽的长度大于螺栓的直径,所述的副板和摩擦片上的通孔的直径等于螺栓的直径。
所述的摩擦耗能减震节点还包含设置在紧固件与副板之间的垫圈。
所述的摩擦片采用铜板或者不锈钢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摩擦耗能减震节点,其设置在需要减震的设备上,所述的摩擦耗能减震节点包含通过紧固件连接的主板、副板和摩擦片,所述的主板上开设滑动槽,该滑动槽的开设长度方向与主板的受力方向一致,该主板固定连接需要减震的设备,所述的副板设置在主板两侧,该副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摩擦片设置在主板和副板之间,该摩擦片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的紧固件包含螺栓和螺母。
所述的滑动槽的长度大于螺栓的直径,所述的副板和摩擦片上的通孔的直径等于螺栓的直径。
所述的摩擦耗能减震节点还包含设置在紧固件与副板之间的垫圈。
所述的摩擦片采用铜板或者不锈钢板。
本发明应用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上,使起重机在地震发生中避免结构破坏,使其在地震过后能够继续正常工作,对大型起重设备的减隔振研究以及对岸桥抗震设计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际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摩擦耗能减震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摩擦耗能减震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4,具体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耗能减震装置,其安装在需要减震的设备上,该摩擦耗能减震装置包含若干摩擦耗能减震节点A,如图1所示,所述的摩擦耗能减震节点A包含通过紧固件3连接的主板1、副板2和摩擦片4,所述的主板1上开设滑动槽101,该滑动槽101的开设长度方向与主板1的受力方向一致,该主板1固定连接需要减震的设备,所述的副板2设置在主板1两侧,该副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摩擦片4设置在主板1和副板2之间,该摩擦片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的紧固件3包含螺栓301和螺母302。
所述的摩擦耗能减震节点还包含设置在紧固件3与副板2之间的垫圈5。
所述的摩擦片4采用铜板、不锈钢板等材料。
所述的滑动槽101的长度大于螺栓301的直径。
所述的副板2和摩擦片3上的通孔的直径等于螺栓301的直径。
如图1所示,摩擦耗能减震节点的主板上的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与受力的方向一致,螺栓贯穿两块副板和主板,并在螺母下面加保持螺栓预紧力恒定的垫圈。通过在主板和副板之间加入铜板、不锈钢板等材料制成的摩擦片来增加摩擦力,并保持恒定的滑动摩擦力。当主板所受拉力或者压力小于摩擦片之间的静摩擦力时,摩擦耗能减震节点不被拉动,若拉力或压力大于静摩擦力时,主板被拉动,并通过滑动摩擦消耗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4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