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可变放气系统的飞行器超声速进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906.6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谭慧俊;孙姝;庄逸;王德鹏;李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33/02 | 分类号: | B64D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可变 放气 系统 飞行器 超声速 进气道 | ||
1.一种具有可变放气系统的飞行器超声速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速前体压缩面(1)、进气道唇罩(2)、进气道侧板(3)、自超声速前体压缩面(1)向内延伸的内板(30);所述进气道唇罩(2)及内板(30)之间形成进气道喉道(4);所述内板(30)上设有放气腔(7)、覆盖在放气腔(7)上并面向进气道喉道(4)的多缝或多孔盖板(6)、位于放气腔(7)内的放气腔隔板(8)、连接放气腔隔板(8)的隔板连杆(9)、连接隔板连杆(9)的隔板驱动装置(10);所述放气腔(7)的底部为放气腔下表面(19),多缝或多孔盖板(6)面对放气腔(7)的面为放气腔上表面(18),所述放气腔下表面(19)设有至少两个限流出口(11);所述放气腔隔板(8)将放气腔(7)隔离成为至少两个独立的子腔,每个限流出口(11)对应一个独立的子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放气系统的飞行器超声速进气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自进气道喉道(4)向内延伸的进气道扩张段(5),该进气道扩张段(5)出口与涡轮或冲压发动机(1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可变放气系统的飞行器超声速进气道,其特征在于:限流出口(11)的数量始终比放气腔隔板(8)的数量多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变放气系统的飞行器超声速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放气腔隔板(8)的横断面形状为梯形或矩形,当需要放气腔隔板(8)能实现限流出口(11)启闭功能时,其横断面形状设计为梯形,反之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可变放气系统的飞行器超声速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压缩面(1)由2~4级压缩斜板/曲板组成,所述进气道唇罩(2)的内表面(12)的进气道喉道(4)上游部分由三段以下的斜板组成,其中的一级斜板可替换为曲板。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放气系统的飞行器超声速进气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气道的工作马赫数和姿态角发生变化时,唇罩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17)的位置会随之前后移动,此时放气腔隔板(8)在隔板连杆(9)及隔板驱动装置(10)的驱动下在放气腔(7)中移动,对各子腔的大小、每个子腔对应多缝或多孔盖板(6)的缝/孔数目、限流出口(11)的启闭进行调节而可改变边界层(16)的排出位置和排出量;包括:
当飞行马赫数增加时,唇罩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17)的位置向进气道内移动,此时放气腔隔板(8)向进气道内方向移动;
当飞行马赫数降低时,唇罩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17)的位置向进气道外移动,此时放气腔隔板(8)的位置向进气道外方向移动;并且,由于此时唇罩激波(18)中的第一道激波入射在进气道下表面的凸起部分(20),导致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21)变弱,为此可利用放气腔隔板(8)将靠近外侧的那个限流出口(11)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9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容量调节机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灌注用柱塞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