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便核心混凝土去除的钢管混凝土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0947.0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延法;刘珂铭;何晓升;高鲲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04C3/00 | 分类号: | E04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核心 混凝土 去除 钢管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构件之钢管回收再利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核心混凝土去除的钢管混凝土构件。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构件使用之后,钢管如何回收再利用是技术难点。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敲击核心混凝土,或者在核心混凝土上钻孔的方式,去除核心混凝土。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操作复杂、费时费力,通常有部分混凝土粘在钢管内壁上,无法彻底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去除彻底的方便核心混凝土去除的钢管混凝土构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方便核心混凝土去除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灌注之前,在钢管内壁预置一层带水泡塑料膜,并在所述带水泡塑料膜与钢管内壁之间纵向预置一根或多根一端带勾刺的拉杆。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便核心混凝土去除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由于在混凝土灌注之前,在钢管内壁预置一层带水泡塑料膜,并在带水泡塑料膜与钢管内壁之间纵向预置一根或多根一端带勾刺的拉杆,在钢管混凝土构件使用完毕后,当需要去除核心混凝土时,首先拉拔出拉杆,拉杆的勾刺划破塑料隔离膜内上的水泡,塑料隔离膜的水泡自动释放掉水分之后,在钢管内壁与核心混凝土之间形成一个薄层环形缝隙,将钢管内的核心混凝土顺利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状带水泡塑料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状带水泡塑料膜展开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带勾刺的拉杆;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方便核心混凝土去除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方便核心混凝土去除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方便核心混凝土去除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在混凝土灌注之前,在钢管内壁预置一层带水泡塑料膜,并在所述带水泡塑料膜与钢管内壁之间纵向预置一根或多根一端带勾刺的拉杆。
所述带水泡塑料膜上的水泡为多条沿圆周方向的长条形水泡。
所述多条沿圆周方向的长条形水泡在长度方向上分为多段,形成沿所述钢管纵向分布的多列水泡,每列水泡均设置一根拉杆。
所述,所述带水泡塑料膜塑料膜预制成与所述钢管内壁吻合的管形。
在钢管混凝土构件使用完毕后,当需要去除核心混凝土时,首先拉拔出拉杆,拉杆的勾刺划破塑料隔离膜内上的水泡,塑料隔离膜的水泡自动释放掉水分之后,在钢管内壁与核心混凝土之间形成一个薄层环形缝隙,将钢管内的核心混凝土顺利去除。
本发明的方便核心混凝土去除的钢管混凝土构件,能够快速有效的去除核心混凝土,达到钢管重复利用的目的,能快速、简便、高效去除核心混凝土。
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在空钢管灌注核心混凝土之前,先在钢管内壁贴一层塑料膜内衬(该塑料膜内衬含有水泡),而后再向钢管内灌入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使用之后,在需要去除混凝土时,先通过某一装置刺破水泡,就可释放出核心混凝土与钢管内壁之间的“夹层空间”,也就消除了钢管与混凝土的粘结,就可很方便地去除核心混凝土。
具体实施例涉及的装置包括:
(1)管状水泡塑料膜:
如图1、图2所示,该塑料膜内附在钢管管壁,其上环形均匀分布有水泡。水泡为沿圆周方向的长条形,为防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水泡发生破裂,可将水泡分为多段(如3段以上),这样即使个别水泡发生破裂,不影响整体使用效果。为将薄膜方便的布置到钢管内壁,塑料膜预制成管形,并将塑料膜贴在钢管内壁。
(2)水泡刺破装置:
如图3所示,水泡刺破装置为一端头带勾刺的拉杆。在混凝土灌注之前,将该拉杆布置在钢管与塑料膜之间。有几列水泡,就对应布置几根拉杆。
(3)核心混凝土去除工艺:
当需要去除混凝土时,拉出拉杆,并刺破各环形水泡,从而在混凝土与钢管之间形成空隙,混凝土即可方便地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0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发电箱变的高压传感器安装结构
- 下一篇:生物质电厂堆料场专用避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