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酯基全合成汽油内燃机润滑油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0215.1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鲁特润滑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55/00;C10N40/25;C10N30/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3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酯基全 合成 汽油 内燃机 润滑油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酯基全合成汽油内燃机润滑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汽油内燃机润滑油,简称汽机油,应用于以汽油为燃料的发动机中,起到润滑、密封、散热、清洁等作用。机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大组分构成。基础油等级分为五类:Ⅰ、Ⅱ、Ⅲ类为矿物油,是由传统的石油石油炼制工艺生产的;Ⅳ、Ⅴ类是合成油,是由化学合成工艺生产的,Ⅳ类主要是聚α-烯烃(PAO)和聚酯等,Ⅴ类为酯类、烷基萘和聚醚等。按照性能等级Ⅴ类>Ⅳ类>Ⅲ类>Ⅱ类>Ⅰ类。添加剂则由金属清净剂、抗氧抗腐剂、除锈剂、无灰分散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等复配得来。机油的主要标准为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粘度标准和API(美国石油学会)的等级质量标准。随着发动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节能环保日益苛刻的要求,对汽机油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而随着私家车的大量普及,私家车主也对发动机油的品质和使用性能更加重视。
目前产品中Ⅳ类油比例很高,达到70%以上,Ⅴ类基础油比例不到10%,粘度指数改进剂使用过多,达到10%左右,添加剂10%左右。由于Ⅴ类基础油油使用比例过低和粘度指数改进剂使用过多,所以使用性能方面,包括噪音控制、动力提升、排放降低、油耗减少、使用里程增加等方面受到很大局限性。技术瓶颈在于:Ⅴ类油的水解问题,导致Ⅴ类油配比无法增加;高粘度Ⅳ传统高粘度类基础油粘温性能无法满足SAE要求,导致粘度指数改进剂无法降低使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酯基全合成汽油内燃机润滑油,Ⅴ类酯基基础油配比超过30%,抗剪切能力强,是一种能长周期安全使用的高性能酯基全合成润滑油;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工艺,既保证了润滑油成品的蒸发损失最小,又保证了润滑油再加入发动机之前,就已经经过了高温反应,很好的发挥了各组分的协同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酯基全合成汽油内燃机润滑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其中:茂金属PAO优选为英力士或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茂金属PAO150。
双酯类A41、双酯类A51、多元醇脂NP451和多元醇脂NP343为埃克森美孚公司生产。
烷基萘优选为埃克森美孚公司的烷基萘5。
复合型汽油添加剂为符合API SN标准的复合剂的一种,优选为润英联公司的6040或路博润公司的21102。
水解抑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已醇胺或三己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抗氧化增强包为烷基二苯胺或噻二唑型多硫化物T561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酯基全合成汽油内燃机润滑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带夹层的陶瓷釜中加入双酯类A41、双酯类A51、多元醇脂NP451和多元醇脂NP343,抽至真空度为90%~95%,20℃~30℃条件下搅拌10~20分钟;
(2)加入水解抑制剂和烷基萘,20℃~30℃条件下搅拌10分钟;
(3)夹层通入蒸汽将物料加热至60℃~70℃,搅拌反应1~2小时;
(4)依次加入PAO4、PAO6、PAO8、茂金属PAO,加热至80~90℃,搅拌反应30分钟;
(5)再加入复合型汽机油添加剂和抗氧化增强包,加热至100℃,搅拌反应45分钟;
(6)关掉步骤(3)中的加热蒸汽,在夹层中通入冷却水,降至室温,得到所述的润滑油。
本发明使用夹层蒸汽加热的方法,加热速度快,使用方便,保温效果好,满足了步骤(6)中立刻降温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加入水解抑制剂,与烷基萘有协同抑制水解效果,水解抑制剂是依靠调节润滑油的pH值来抑制水解,因为酸性环境会加速水解,而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氧化,产生酸性物质。烷基萘是抗氧化性能最好的基础油,所以烷基萘可以与水解抑制剂协同作用非常好,使Ⅴ类基础油的使用量超过30%;
(2)本发明添加茂金属PAO,在不使用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条件下,润滑油满足SAE5W所要求的粘温性能。
(3)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可完全屏蔽物料与金属、水分接触,抑制副反应发生。且选择采用不同的温度梯度,既保证了润滑油成品的蒸发损失最小,又保证了润滑油再加入发动机之前,就已经经过了高温反应,很好的发挥了各组分的协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鲁特润滑油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鲁特润滑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0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