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ACC-α基因启动子PⅢ失活的物质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9606.1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3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戴蕴平;丁方荣;王本利;郑敏;李松;王海萍;李京;李玲;王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11;C12N15/63;C12N5/10;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cc 基因 启动子 物质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ACC-α基因启动子PⅢ失活的物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基因打靶技术是一种定向改变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技术,但对于动物体细胞的打靶效率很低(仅为10-6-10-7)。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很多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基因打靶效率,如采用无启动子筛选的基因打靶策略,动物中干细胞的分离及诱导等,但是这些改进对于生产基因打靶动物并没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基因打靶动物的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最近几年,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s)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基因打靶的效率,其将成为生产基因敲除动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s)融合了DNA调控元件特异性结合DNA的特性以及内切核酸酶的催化活性,N末端的TALE蛋白结合域能够特异结合DNA序列,通过C末端内切核酸酶FokI的催化作用,使得DNA双链分子产生断裂(DSB),紧接着DSB就会启动细胞内自身修复机制。目前主要的修复机制有两种:一种是非同源重组的末端连接修复机制,另一种是同源重组修复机制。前一种修复机制是一种易错修复常常会产生遗传信息的改变,而利用同源重组修复机制来修复DSB是一种高保真的修复方式,一般以另一条姐妹染色体为模板进行精确修复。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前一种修复机制占主导作用,借助TALENs特异性产生DSB,引发细胞非同源重组的末端连接修复,在DSB位点引入小片段删除或插入,造成移码突变,或者引发失活突变等,达到使目的基因失活的目的。该技术的关键在于靶点区域的选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优质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更加关注牛奶中的优质蛋白质,同时希望牛奶中所含的脂肪更少。对于目前市场上的脱脂牛奶来说,在脱脂的过程中脂溶性的维生素也会被除去,主要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影响了人体对钙质的吸收,而且如果完全脱掉牛奶中的脂肪,会破坏其营养价值,影响牛奶的口感和风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使ACC-α基因启动子PⅢ失活的物质在生产产低脂奶的奶牛中的应用。
本发明首先保护一种蛋白组,由TALE蛋白甲-Ⅰ和TALE蛋白甲-Ⅱ组成;所述TALE蛋白甲-Ⅰ包括序列表的序列14自N末端第180-791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结合域和序列表的序列14第867-1062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功能域;所述TALE蛋白甲-Ⅱ包括序列表的序列15自N末端第190-733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结合域和序列表的序列15自N末端第809-1004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功能域。所述TALE蛋白甲-Ⅰ具体可如序列表的序列14所示。所述TALE蛋白甲-Ⅱ具体可如序列表的序列15所示。所述TALE蛋白甲-Ⅰ和所述TALE蛋白甲-Ⅱ具体可等质量配比。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DNA组,由TALE基因甲-Ⅰ和TALE基因甲-Ⅱ组成;所述TALE基因甲-Ⅰ编码所述TALE蛋白甲-Ⅰ;所述TALE基因甲-Ⅱ编码所述TALE蛋白甲-Ⅱ。所述TALE基因甲-Ⅰ包括序列表的序列10自5’末端第548-2383位核苷酸所示的结合域编码区和序列表的序列10自5’末端第2609-3199位核苷酸所示的功能域编码区。所述TALE基因甲-Ⅱ包括序列表的序列11自5’末端第578-2209位核苷酸所示的结合域编码区和序列表的序列11自5’末端,第2435-3025位核苷酸所示的功能域编码区。所述TALE基因甲-Ⅰ具体可如序列表的序列10所示。所述TALE基因甲-Ⅱ具体可如序列表的序列11所示。所述TALE基因甲-Ⅰ和所述TALE基因甲-Ⅱ具体可等质量配比。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RNA组,由TALE-RNA甲-Ⅰ和TALE-RNA甲-Ⅱ组成;所述TALE-RNA甲-Ⅰ为所述TALE基因甲-Ⅰ编码的RNA;所述TALE-RNA甲-Ⅱ为所述TALE基因甲-Ⅱ编码的RNA。所述TALE-RNA甲-Ⅰ和所述TALE-RNA甲-Ⅱ具体可等质量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